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B组专项突破原卷版doc、B组专项突破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3课 孟子三章 分层作业
B组 专项突破·真题演练
【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父命之:
(3)往之女家:
(4)与民由之: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居而天下熄/尔安敢轻吾射 B.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非木柿
C. 戒之曰/必敬必戒 D. 与民由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探讨“何谓大丈夫”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C. 孟子针锋相对,表明态度,“焉得”一语既否定了景春的观点,也有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D. 孟子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唯一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1. (1)真正,确实。(2)教导、训诲。(3)同“汝”,你。(4)遵从。
2. B
3.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 D
【解析】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1)句意: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诚:真正,确实。
(2)句意: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
(3)句意: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女:同“汝”,你。
(4)句意: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
2.考查对词语的辨析。
A.安静/怎么;
B.都是“这”;
C.告诫/谨慎;
D.和/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重点词语: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4.D.错误,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唯一”与文无关。故选D。
【点睛】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岂不诚大丈夫哉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B. 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
C. 居天下之广居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 妾妇之道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解释加点词语。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2)丈夫之冠也( )
(3)得志,与民由之( )
3. 翻译下面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4. 结合下面材料,说一说文天祥是否符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
上①使谕之曰:“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为中书宰相。”天祥曰:“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又使谕之曰:“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②。”天祥对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遂命之退。
注:①上:指元世祖。②枢密:官名。
【答案】1. D 2.(1)怎么,哪里 (2)行冠礼 (3)遵从
3. (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4. 文天祥符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文天祥做到了富贵不能淫,他拒绝了当高官的诱惑,宁可一死,也不愿向元朝投降。(意思对即可。)
【解析】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A.真正,确实/诚心;
B.告诫/谨慎;
C.住宅/居住;
D.都是助词,的;
故选D。
2.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焉,怎么,哪里。
②男子行加冠礼时。冠,行冠礼。
③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从。
3.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重点词语:
①惧,害怕。安居,安静。天下熄,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②淫,使动用法,惑乱,迷惑。移,使动用法,改变,动摇。
4.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文天祥符合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标准。结合“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可知文天祥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元世祖为了让文天祥为他效力,便许诺他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但这些都不能劝降文天祥。忠心为国,一身正气的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只求舍生取义。
【点睛】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戒之曰:告诫 B. 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C. 与民由之:遵从 D. 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岂不诚大丈夫 帝感其诚
B. 一怒而诸侯惧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 丈夫之冠也 汝之不惠
D. 独行其道 其如土石何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选自《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 孟子善用对比手法,作者用妾妇之道来对比公孙衍和张仪之道。
C. 孟子认为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D.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D项句意:富贵不能使他迷惑。淫:使……迷惑,使……惑乱。故选D。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真正,确实/诚意;
B.连词,表顺承/表修饰;
C.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D.代词,自己/语气助词,加强语气;
故选C。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B.作者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和张仪之道,不是对比。故选B。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翻译下列加点的字
①岂不诚大丈夫哉( ) ②往之女家( ) ③贫贱不能移(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2)得志,与民由之。
3.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答案】1.①诚:真正,确实。 ② 女:同“汝”,你。 ③ 移:使……改变,动摇
2. (1)(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事。
(2)(他们)能实现理想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3.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 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词语。
①岂不诚大丈夫哉: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诚:真正,确实。
②往之女家:到了你夫家。女:同“汝”,你。
③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移:使……改变,动摇。
【2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1)怒:发怒。惧:害怕。安居:安居家中,意译为他们安静下来。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2)得:实现。志:志向、理想。与:和。民:百姓。由:遵从、遵照。
【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公孙衍和张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公孙衍主张合纵,而张仪主张连横。合纵的意思就是联合弱小来攻击一方强国,连横就是以一强攻击诸多弱国,总之,所行所为都是为了迎合他所效忠的君主。孟子认为他们的“道”是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也就是做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究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点睛】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里之城 亲戚畔之 B. 环而攻之 环环相扣
C. 兵革之利 天时地利 D. 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
2.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
理解:孟子认为,在战争中,好的天气、时令等因素不如地理条件优越;而地理条件优越,又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的力量大。所以,战争胜利的最重要条件是“人和”。
【乙】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间溪流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士兵的勇猛。
理解:孟子认为划定边疆界限,有险要的山河、强大的武力,都不能使人民安居、国家稳定。
【丙】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理解:可见孟子期待战争,认为只要君主施行仁政,战争就一定能胜利。
3. 上文的结论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结合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西伯与纣王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百姓怨望①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②。九侯有好女,入之纣。纣不喜九侯女,杀之,而醢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④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纣囚西伯。西伯之臣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西伯归,乃阴⑤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⑥失权重。
(节选自《史记·殷本纪》,有删改)
注:①怨望:怨恨。 ②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任命西伯姬昌、九侯、鄂侯,为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③醢(hǎi):肉酱。这里指一种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④脯(fǔ):肉干。这里指一种把人制成肉干的酷刑。 ⑤阴:暗暗地。 ⑥稍:逐渐。
【答案】1. D 2. 【甲】
3. 示例:西伯心忧国事,“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修德行善”,诸侯多归顺西伯,使“西伯滋大”,这体现了“得道多助”;纣王在“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时”,酷刑镇压,又荒淫无道,滥杀、囚禁重臣,最终“诸侯多叛纣”而“失权重”,这体现了“失道寡助”。
【解析】
【1题详解】A.结构助词,的/ 代词;
B.围/环节;
C.锐利/有利的形势;
D.都解释为“丢下、舍弃”;
故选D。
【2题详解】【乙】翻译有误。兵革:泛指武器装备。这句话正确翻译为: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丙】“孟子期待战争,认为只要君主施行仁政,战争就一定能胜利”的理解错误。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他是反对战争的。
故选【甲】。
【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材料中纣王荒淫无度,百姓们怨恨纣王,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几位大臣也遭受了酷刑,最终纣王渐渐丧失了权势。这就是“失道寡助”。西伯忧国忧民,“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修德行善”,他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所以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这体现了“得道多助”。
【点睛】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链接材料:百姓们怨恨纣王,诸侯有的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格的酷刑。纣任命西伯姬昌、九侯、鄂侯,为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纣王不喜欢她,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纣把西伯囚禁了。西伯的僚臣闳天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烙的酷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做了西伯。……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委而去之
(2)兵革非不坚利也
(3)亲戚畔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 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地利”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B. “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C. 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D. 文章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气势恢宏,层层深入,结构缜密。
【答案】1. (1)放弃(2)泛指武器装备(3)同“叛”,背叛
2. (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 A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句意为: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委,放弃;
(2)句意为: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3)句意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重点词语:
(1)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道,正义;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
(2)故,所以;有,要么,或者;胜,取得胜利。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A.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池非不深也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C.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 孟子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试结合本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答案】1. (1)护城河 (2)同“叛”,背叛
2. B
3. 孟子文章语言运用排比,增强语势,有说服力。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或“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结合文句进行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
(1)句意:护城河不是不深。池:护城河。
(2)句意: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凭借;
B.用;
C.凭借;
D.凭借;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可见,孟子的文章善于运用排比句式,来增强议论说理的气势,让文章论述更有说服力;由“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可知,孟子文章也能巧妙运用“非”和“不”的双重否定句式来表示强烈的肯定语气,多个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形成排比,更能有力地证明论点。由此可见,孟子文章中这种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排句,是一大语言特色。除此以外,孟子由“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得出“天时不如地利”的论点,由“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这里善于借喻说理,论述透彻,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也是文章的一大语言特色。
【点睛】参考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举于市 举世文明 举手投足
B. 人恒过 过眼云烟 悔过自新
C. 衡于虑 殚精竭虑 苦心积虑
D. 征于色 五光十色 眉飞色舞
2.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资财匮乏,做事颠倒错乱,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
B.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在分析了古代六个有所作为的人的例子后,便立刻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3. 上文论述的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范仲淹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②南都。入学舍,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公少有大节③,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④,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材料二】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⑤后患。驱天下以从⑥欲,罄⑦万物而自奉⑧,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⑨。遂以四海之尊,殒⑩于匹夫之手,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适:女子出嫁。②之:往、到。③大节:远大的志向。④戚:忧伤。⑤虞: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⑧自奉: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⑨干戈不戢(jǐ):战事终年不休。⑩殒(yǔn):死亡。
【答案】1. C 2. A
3. 示例:材料一中范仲淹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嫁,长大后到学堂上学,饮食起居很是不如别人,他不在意这些,刻苦学习昼夜读书,最终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实现自己的志向,是“生于忧患”的体现。
材料二中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举:选拔/全,整个/抬起;
B.过:动词,犯错误/飘过/名词,过错;
C.虑:都是名词,思虑;
D.色:脸色,神色/颜色/脸色,神色;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与理解。
B.语句理解有错。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故正确选A。
【3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阅读。【材料一】,结合“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入学舍,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可知,范仲淹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炼;结合“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可知,范仲淹最终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志向。他的经历,体现了“生于忧患”。【材料二】,结“(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可知,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结合“殒于匹夫之手,为天下笑”可知,隋炀帝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他的经历,体现了“死于安乐”。
【点睛】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常 处于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材料一】范公名讳(是)仲淹,字希文,世代居住(在)苏州。范公出生两岁就(丧父)成了孤儿,母亲贫困没有依靠,改嫁长山朱氏。(他)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感伤流泪,辞别母亲离开(家),到南都(去)。(他)进入学堂,日夜读书,他的起居饮食,别人都受不了,但是他自己更加刻苦。祥符八年,(他)考中进士,被礼部选为第一名,做了广德军司理参军。范公年少时(就)有非凡的气节,对于(个人的)富贵贫贱毁誉快乐忧伤,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材料二】(隋炀帝)倚仗国执强盛,不考虑可能遇到的灾难。横行天下为所欲为,搜刮无数的金银财物来供自己任意挥霍,征选各地的美女供他自己纵情玩乐,掠夺远方的奇珍异宝来供他自己观赏享受。徭役烦琐,战事终年不休。于是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死于凡人之手,成为世人耻笑的对象,这难道不叫人痛惜吗?
【上海市闵行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本文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思想家,他是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篇说明性的文章,全文说明的道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第一段中的孙叔敖隐居海滨,原以贩卖鱼盐为生,周文王把他推荐给纣王。
C. 第二段由国家推及个人: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D.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必要性。
【答案】1. (1)战国 (2)儒家
2. 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3. D
【解析】
【1题详解】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题空一“战国”,题空二“儒家”。
【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征,征验,表现;色,脸色,神情;发,显露,流露;喻,明白,了解。
【3题详解】A.这是篇议论性的文章,全文论述的道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被周文王推荐给纣王的是“胶鬲”,不是“孙叔敖”;
C.第二段由个人推及国家: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患之中使人生存发展,常 常处于安逸享乐中使人萎靡死亡。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皇帝敬劳将军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此替爷征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 班级学习小组制作了下面的“课文知识卡片”,你也来填一填。
题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处
《孟子》
作者
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主要内容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观点
(1)
上天磨砺人才的目的
(2)
国家避免灭亡的条件
(3)
【答案】1. C 2.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
3.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兴起,被任用/出发;
B.使……劳累/犒劳;
C.所以/所以;
D.征验,征兆/出征;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恒,经常。过,犯过失。然后,这样以后。困于心,内心困惑。衡于虑,思虑堵塞。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理清文章大体论证思路,明确论点。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几句举出六位出身低微,但是获得成功的人,证明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论述了逆境、忧患对人产生的作用。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则举出个人、国家两方面的事例,从正面、反面论证了人在忧患中成长,国家在安逸享乐中灭亡的观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最后总结出观点。
故本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结合“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知,具体写出了上天对人在身体、生活、思想上的磨砺,进而写出其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结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这里从反面论证了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内没有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因此国家避免灭亡的条件: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点睛】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4)百里奚举于市
2. 下列句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跟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管夷吾举于士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3.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5. 请谈谈你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 (1)犯错误(2)辅佐(3)这(4)被任命
2. B
3.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1)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2)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5. 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1)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过:犯错。
(2)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3)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是:这个。
(4)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举:被任命。
【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A.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于:在。
B.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于:从。
C.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于:在。
D.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于:在。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句意为: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故停顿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1)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动:使……震撼;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
(2)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文章先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练。接着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最后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所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练,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失败。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根据文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如果在国内没有能干的大臣时时注意修明法度,没有敢于直谏的贤士处处提醒国君;在外又没有足以与自己的国家抗衡、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威胁的敌国,那么在这种宽松平和的国度里,国君便可以整日耽于安乐,而安乐的结果也往往就是国家的灭亡,所以,忧患意识常常能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景默写,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情景默写,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