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1)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
2H2O 2H2↑+O2↑
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3、表示水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2∶1。
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反应物)。
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小桶中那18Kg的水能分解产生多少Kg的氢气?
思路1: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
理由:水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
解: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8Kg的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8Kg ×11.11%=2Kg
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2Kg。
困惑: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某种物 质,求该物质的质量怎么办呢?
思路2: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所以,小桶中的水能使小汽车行驶:2×100=200(Km)
18Kg水分解生成的氢气是2Kg。
[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1)设未知数 … …….….设
2 Mg + O 2 ====== 2 Mg O
48 803克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写
------ = ------
(4) 写比例式,求解.….……..比
X = ------------
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5 克。
….. …... …………………………….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
(3)列出相关数据 …...…..列
------- = ---------
练习一: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点燃P + O 2 ====== P 2 O 5
31 14215.5 X
31 15.5
142 X
X = --------------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③相对分子(或原子) 质量之和计算错误
⑤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
④未注明单位, 未带单位计算
Y = --------------- 245
练习二:(1)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2)制取4.8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1)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
答:可得到氧气 4.8克,同时生成氯化钾7.45克。
245 12.25克
------- = ----------
149 Y
(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需要氯酸钾12.25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是: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这类计算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物是什么,待求物是什么。(2)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重点查:①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②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3)正确计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 (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
(3)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忘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已知量和未知量 列比例式
列 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 写
(4) 求解 …...….…..………………… 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 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所有代入化学方程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是不纯物,则需要转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质量×纯度=不纯物质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2)气体、液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气体、液体的质量。 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密度(g/L) 液体质量(g)=液体体积(mL)×密度(g/mL)
(3)若题目中只给出一种物质的质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用量往往用“足量”、“适量”、“过量”或“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等来描述。如果同时知道两种反应物的质量,需要考虑过量问题。(4)注意已知质量的单位;设未知数的时候要设×××的质量为X,而不能设××× X克;整个化学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最后求出的X的值后写上单位。(无说明则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答: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1g氧气。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例:6克镁粉与8克氧气充分反应后能生成氧化镁多少克?
∵48 × 8克 32×6克
解:设反应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答:6克镁粉与8克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氧化镁10克。
例: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 = 2CO2 + 2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
X + 3O2 = 2CO2 + 2H2O
若2X + 3O2 = 2CO2 + 4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
2X + 3O2 = 2CO2 + 4H2O
∴X的化学式为CH4O(或CH3OH)
例:在2X + Y2 === 2Z的反应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64 B.56 C.40 D.32
反应前后有三种物质,已知其中二种物质的质量(或相对质量),求第三种物质的质量(或相对质量)。
解:设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24 + 32 = 2×X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 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
2.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
3.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的化学式下,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错误:
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②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③化学方程式写错或没配平。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质量比错误。⑤同一种物质不用相同的单位或单位不统一。⑥张冠李戴,物质的量代错。⑦把不纯物当做纯净物。⑧把物质的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
(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标、列、解、答);
(3)得数要准确(保留两位小数);
(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单位要代入计算 过程);
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几种方法
1、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物质中的某元素完全转化到另一种物质中
已知任何一种物质的质量,可求其他物质的质量
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未知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 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KMnO4 K2MnO4+MnO2+O2↑2×158 32 6g x = 解得x=0.6 g。
例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 量为x。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二、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答:需要碳酸钙18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能行,最易出错的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秀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新知探究,常规型,×158,变式题,单位转换型,小试牛刀,5kg,125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背景图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步骤,x32g,引导归纳,讨论点拨,g×15%,x45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