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
    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
    1.由线圈和________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是________的。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________,如________等。
    3.凸透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人眼中的__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4.电动玩具的开关属于________部分;电动机属于________ 部分;轮子属于________部分;齿轮箱属于________部分。
    5.我们使用的电动机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6.夏天最热,冬天最冷,春天是由________转________的过渡,秋天是由________转________的过渡,春夏秋冬是循环交替的。
    7.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________;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都处在黑夜之中的日子叫________。
    8.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____________倍。
    二、选择题
    9.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C.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一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0.下面三个电磁铁是用同样的材料制作而成,如果使用同样的两节电池供电,通电后,__________磁力大。
    A.B.C.
    11.下列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操作该步骤时一定要把显微镜搬到窗台,借用窗户外的光。
    B.安装玻片: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C.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12.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
    A.pB.qC.d
    13.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心说”提出者是托勒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B.“日心说”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C.在科学研究中,只要是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我们都应该相信
    14.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 )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A.大小B.图像C.体积
    15.在以下观察微小世界的工具中,( )能把微小物体图像放大得更大。
    A.放大镜B.电子显微镜C.光学显微镜
    16.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观点是( )。
    A.太阳是一只三足金乌,它白天出来巡逻,晚上休息
    B.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C.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形成白天和黑夜
    D.地球可能是一个”鼓“,鼓的外层是包在雾里的火环,太阳、月亮在雾中运动
    三、判断题
    17.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信息发布的成功。 ( )
    1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00万倍。 ( )
    19.动物们能感知昼夜交替,植物不能感知昼夜交替。 ( )
    20.霉菌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所以发了霉的食物是可以吃的。 ( )
    21.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一样的。 ( )
    四、简答题
    22.仔细观察解剖剪和普通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23.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游动的特别快,为了更好的观察,如果是你,你应该(至少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4.眼睛是人的主要观察工具,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201毫米的微小物体。所以,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发明了放大镜。小虎的爷爷上了年纪想看报纸,但是报纸上的字太小,因此小虎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如下图所示)。
    (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让眼睛和报纸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2)放大镜的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________,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3)放大镜也叫做________,小虎的爷爷之所以能借助放大镜将报纸上的字看清楚,主要是因为放大镜能将物体的________。
    参考答案
    1.铁芯 可以改变
    2.微生物 草履虫、变形虫
    3.放大 聚光 成像 晶状体
    4.控制 动力 工作 传动
    5.电 动
    6.冷 热 热 冷
    7.极昼 极夜
    8.200万
    9.A
    10.C
    11.A
    12.B
    13.C
    14.B
    15.B
    16.B
    17.√
    18.×
    19.×
    20.×
    21.×
    22.解剖剪的刀刃锋利,刀柄较长,方便我们剪开外皮和剪断两根导线;刀尖细,刀刃薄,方便我们把需要剪断的导线跟其他导线分离开来。
    23.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24.眼睛 报纸 放大镜 凸透镜 放大

    相关试卷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蚕蛹大约经过多少天会变成蚕蛾?,鸭嘴兽的繁殖方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秋) 2021-2022学年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度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2017秋)2021-2022学年度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