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
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雾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7.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8.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3B.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52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下述七个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装置;④将药品装入试管里,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⑥⑦B.③②④①⑤⑦⑥C.②③④①⑤⑦⑥D.③②④①⑤⑥⑦
10.关于氯离子与氯原子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数相同
C.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对稳定D.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11..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12.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B.C.D.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②④和⑤D.②和③
二、填空题
1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3个铁原子__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____;
(3)氮元素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_。
15.下列物质中①液态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高锰酸钾 ④红磷 ⑤生理盐水 ⑥白酒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填序号)
16.下列物质①木炭 ②硫 ③铁丝 ④蜡烛,它们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请把符合相应的反应现象的物质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序号):
有蓝紫色火焰产生的是_______;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_______,这四个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
17.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______
18.下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图。则: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2)X=_____;
(3)在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19.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____。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氯化铜是黑色粉末。
三、计算题
20.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8L氧气,大致需要空气________L,这些空气的质量约为________g(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
四、实验题
21.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的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出现__________ 的现象。
(2)乙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一种)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了由此分析说明,氮气具有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
22.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2)若要采用装置B时,仪器a的下端管口要______,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3)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所选的收集装置是____或E。如何验满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及其结论________。
(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该是_______。
23.小文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
(4)蜡烛燃烧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够点燃。
结论:白烟有_______性。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B
7.A
8.A
9.B
10.B
11.C
12.A
13.B
14.
(1)3Fe
(2)2Mg2+
(3)N
(4)CO2
15.①⑤⑥ ②③④
16.② ③ ①②③④ ①②③
17.10 阴离子 O2-
18.
(1) 19.00 20
(2)8
(3)BC
(4)B
19.③④ ②⑤⑥ ⑧ ①⑦
20.40;51.72
21.白烟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水进入集气瓶,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少 氮气难溶于水
22.
(1)长颈漏斗
(2)伸入液面以下
(3)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将带火星木条放置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
(4) A D
23.
(1)小
(2)外焰
(3)二氧化碳和水
(4)可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青海省西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