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课文《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2022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一、【课堂思考与探索】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及特点?二、【课程主要内容】1、内容:新航路开辟之前,食物物种的交流主要是在彼此邻近的地区和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州交流。 (1)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 (2)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从亚洲传到罗马。2、特点:交流物种较少;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洲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①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②欧洲早期殖民扩张;③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④美洲作物(玉米、甘薯)自身的优势。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粮食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1)玉米①欧洲:a.玉米和传入欧洲后,最初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b.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c.到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②中国:a.明朝时期,玉米从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玉米从丘陵山地种植逐渐拓展到平原地区。b.清代前期,玉米在全国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道光年间)已遍布全国。
(2)马铃薯①欧洲:a.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b.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②中国:马铃薯在明朝传入中国,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3)甘薯①欧洲: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②中国:甘薯在明朝传入中国,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1)番茄①欧洲:a.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最初只是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改良培育,番茄变得红润多汁和香甜可口。b.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②中国:2万历年间,番茄由欧洲传教士引入,长期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农场种植。三、【史料阅读】“狼桃变美味” 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特诺赫蒂兰(今新墨西哥城)残忍杀害了25万阿兹特克人,彻底灭亡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他们将黄金与财富搬运至欧洲的同时,也将番茄、辣椒等作物带回了欧洲。因为番茄颜色艳美,人们将它作为庭院中的珍异观赏植物,较少食用;又因其极易腐烂,加之其叶片和茎部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早期番茄被人们认为是有毒食物,一度被称为“狼桃”。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12小时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而且食欲大增,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狼桃”来,而这位画家不畏牺牲、勇敢尝试西红柿的趣话也在各地传播开来。 ——据刘小方《可怖狼桃与洋柿子》等整理
四、【课堂讨论】外来物种的交流传播给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但也出现了生物入侵现象,参看图片,阅读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物种的传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优秀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航路,美洲物种的外传,粮食作物的传播,马铃薯,鸦片战争,蔬菜作物的传播,西班牙,生态环境,课后提能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