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一、【新课导入】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被称为生产力。
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制作的生产工具(1)原始社会:①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打制石器)②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磨制石器)③工序:经过选料、打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些工序需要专人完成。
(2)青铜时代:①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发现了铜,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②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因资源珍贵,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3)铁器时代:①公元前15-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传到其他地区(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②铁器的优势: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③中国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中逐步推广④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3)铁器时代:④中国耕作方式发展历程:a.距今1万年原始农业:刀耕火种b.距今七八七年新石器时代中期:耒耜锄耕c.春秋:出现铁犁牛耕d.西汉:耦犁、犁壁出现,牛耕得以推广(二牛三人的“耦耕”/二牛抬杠。)西汉初期,牲畜比较缺乏,牛耕尚不普遍。汉武帝以前,耕作方式仍然以使用人力为主。e.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三、【课堂思考与探究】
探究一 中国古代农业劳动工具的演进(1)农具材质变革①新石器时代,制作农具的材料是石、木、骨、蚌等,以石器为主。②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农具开始出现,但总体数量较少。③战国秦汉时期,铁农具逐渐得到推广。④唐宋时期,逐渐推广使用钢刃熟铁工具。⑤明代中期,“擦生”铁农具推广使用。
(2)耕播整地农具①最早使用耒耜,后出现耦耕。耕犁经历过石器、铜器和铁器的发展历程。②汉代犁壁使牛耕得以迅速推广,还出现能够同时完成开沟与播种的耧车。③唐代曲辕犁取代直辕犁是中国传统耕犁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3)收割加工工具①从原始社会起,有石刀和石镰。②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铚。③唐宋时期大量使用铁钹镰、铁钐镰,宋元时又出现了麦绰、麦笼等。
(4)农田灌溉工具①上古时代,灌溉时用瓦罐、瓦盆之类的陶器。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桔槔。③汉代出现了辘轳。④三国时期马钧改良翻车(即龙骨车)。⑤唐代又出现了完全利用水力的筒车。
①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②奴隶社会后期:在古埃及和中国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③东汉末:翻车(龙骨水车),三国马钧革新翻车(人力)后在民间广泛使用④唐代:筒车(流水的力量,自然力)⑤宋代:高转筒车⑥明清:风力水车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古人用圈厩(jiu)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①骨针: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②陶纺轮: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③纺车: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④提花机:汉代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⑤织布机: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古代西方也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用手工控制形状。①坯车: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能通过调节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②匣钵:中国南朝时,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③支钉:唐宋时期,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冶炼金属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①小型工具:锻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金属器具,使用工具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②大型工具:采用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使用工具包括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考古学家在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
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鼓风冶铁的工具)①水排,也称水力鼓风机,以水为动力,用卧式或立式水轮带动皮囊或木扇鼓风的机械装置。将空气送入冶铁炉,提供了生产效率。②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技术的标志 。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明中叶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明中叶后,在一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孕育雇佣劳动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到近代破产。
❈ 集体劳作应用时代:主要原因: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家庭式劳作(个体农耕: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模式)开始时间:原因:表现:
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当时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较低所决定。
集体耕作有利提高工效。
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集体劳作方式瓦解; ② 各国的变法运动,逐渐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中国战国时期: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②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日渐普及。
①时间: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很普遍②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③概况:a.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b.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顽强性…
知识拓展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男耕女织。(2)封闭性:自给自足,产品基本不进入市场。(3)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4)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农业家庭式劳作(小农经济)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积极: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封建国家提供主要税源。消极: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
1. 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中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2. 概况:(1)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2)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①统治者对土地兼并采取纵容政策;②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土地兼并的危害,战乱时期可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得到生存空间;但这种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地方割据现象且依附于其中的农民地位极低。
豪强地主占有地方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并招抚大量依附农民为其耕种土地,这种劳作方式逐渐形成庄园经济。
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
1.概况:古代还有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专门从事某种手艺的手工业作坊。(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2.特点:①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②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类型
探究三 中国古代劳作方式的演变(1)远古居民的劳作方式远古主要是刀耕火种,又称“刀耕火耨”,主要盛行于新石器时代。(2)农村公社与井田制西周的邑、里,就是农村公社。土地分配方式是井田制,以公社为单位共同耕种(公田),土地是国有的。
(3)小农经济与精耕细作春秋战国铁器牛耕使用和私有土地出现,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男耕女织生产方式出现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采取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4)庄园经济与租佃关系西汉初期,占有大量土地的封建庄园不断壮大。在东汉时期发展为豪强庄园,南北朝时期发展为坞堡等。到了宋代,庄园中的租佃依附关系明显松弛。
(5)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①官营手工业原始社会从事专业生产的氏族后来从事官营手工业生产。商周时期推行“工商食官”政策。秦汉之后,官营手工业部门由专职官员进行管理,元代起对手工业全面垄断。明代规模更为缩减,中期以后不再占据主导地位。②民间手工业春秋中后期,由于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立经营的民间工商业者大量涌现,民间手工业逐渐得到发展;明代中期之后超过官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获奖ppt课件,共60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8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图片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刷基础,关键点拨,刷提升,刷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