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反思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协作能力比较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酸的基本性质。只是在借助酸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试剂的选择上还存在迷惘现象。综上分析,安排本节实验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建议:
建议进行本节实验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可借助下面的情景素材
“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目标:
1、培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能安全操作。
2、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pH试纸或pH计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 试管架 试管夹 玻璃棒 烧杯 洗瓶 表面皿 药匙 镊子 火柴 酒精灯 胶头滴管 pH试纸 点滴板 白瓷板 (pH计或数字传感器)
药品:溶液样品 石蕊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铜溶液 生锈的铁钉 柠檬汁
肥皂水 蔗糖水 氧化铜 锌粒 镁条 洁净的铁钉 石灰石 碳酸钠
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把要探究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内涵。变被动接受的知识传授为主动积极的构建知识,在讨论和争论中完成知识的探究。
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在引导学生对方案的评价上,怕耽误时间,还不能放开手脚。 二是,在学生实验操作中,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甚至错误操作,还不能全方位的监控和指导。
附件: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1、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2、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掌握和巩固酸的有关性质。
探究准备
1、实验仪器:根据实验台上提供的自选。
2、实验药品:溶液样品,其它试剂自选。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可不填满,也可另加横线)
方案 = 1 \* GB3 ① ;方案 = 2 \* GB3 ② ;
方案 = 3 \* GB3 ③ ;方案④ ; ……
【进行实验】
【获得结论】
溶液样品呈 性。我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反思交流】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刚才的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
2、你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验溶液中有哪种物质?它的性质是哪种粒子体现的?若实验用的是硫酸,你能用上述方案来解决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
按刚才的探究历程,设计方案来检验某溶液是否呈碱性。
【设计方案】(可不填满,也可另加横线)
方案 = 1 \* GB3 ① ;方案 = 2 \* GB3 ② ;
方案 = 3 \* GB3 ③ ; 方案④ ; ……
【进行实验】
【获得结论】
溶液样品呈 性。
【反思交流】
你的实验探究过程顺利吗?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要与同伴分享?有哪些教训
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创设:
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该同学的结论对吗?
学生分析素材内容,思考并讨论素材中发现的问题
用任务驱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若有条件将实验背景拍摄成视频的形式,更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发现问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
“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错误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
板书课题: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猜想假设:
溶液样品可能呈酸性
可能呈中性
引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归纳利用到的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学生的方案
板书
制定计划:
先独立设计方案,
然后小组讨论
汇报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学生汇报方案:
锌粒,看是否有气泡
碳酸钙 看是否有气泡
碳酸钠 看是否有气泡
石蕊 看是否变红
PH试纸 测定溶液的pH
氧化铁 看是否溶解
氧化铜 看是否溶解
⑧ 氢氧化铜 看是否反应……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方案的能力和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方案的甄别能力和可行性的分析论证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
进行实验
各小组根据对方案的初步分析,利用提供的仪器,自选方案任选试剂进行实验探究
验证猜想
实验中将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
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评价
在实验器材允许的条件下
教师利用传感器或pH计对溶液样品进行测量
得出结论
溶液样品呈酸性,并验证原来猜想是否正确
借助数据增强实验说服力,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发展,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引导学生对从现象是否直观、药品是否廉价、试剂是否环保、操作是否简便、思维是否创新等角度对各种方案评价。
交流评价
讨论并评价实验探究方案
激发学生的评价激情,培养学生评价意识。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探究过程
中异常或偶然现象、反思利用到的实验原理的优劣。
反思提升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
多,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
2、你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检
验溶液中有哪种物质?它的性质
是哪种粒子体现的?若原实验用
的是硫酸,你能用上述方案来解
决吗?为什么?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从规范实验操作和优化实验原理的的角度反思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溶液是否呈碱性
板书
拓展延伸
按刚才探究历程,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某溶液是否呈碱性
巩固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历程
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希望同学们发扬这种“大胆猜想、小
心求证”态度,在化学王国里飞的更高、更远。
板书设计: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一、酸的化学性质 二、碱的化学性质
选用的试剂
实验现象(或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选用的试剂
实验现象(或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金属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碱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检测,复习达标,自学探究,问题思考,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堂检测,复习、预习达标,问题思考,自学指导,达标练习,自学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