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2021年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1. 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是因为他们的骨( )
A. 无机物不足,硬度小,易变形
B. 无机物约,硬度大,易骨折
C. 无机物超过,硬度大,易骨折
D. 无机物约,硬度小,易变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骨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详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无机物不足2/3,硬度小,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点睛】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越多,柔韧性较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较多,易骨折。
2. 关节的所谓“支点”作用是指( )
A. 关节自身可以转动B. 肌肉围绕它转动
C. 关节可以支持其人体D. 骨围绕它转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3. 成年人体内每秒钟有很多红细胞死亡,新补充的红细胞来源于( )
A.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B. 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C. 骨髓腔内的黄骨髓D. 骨松质内和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答案】B
【解析】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详解】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幼年时骨髓呈现红色,有造血的功能,成年后红骨髓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对骨有营养作用,只有失血过多时,红骨髓会变成黄骨髓继续造血。在人体的骨松质中具有终生造血的红骨髓。
故选:B。
4. 狼群中,头狼总是将尾巴高高翘起,以显示它的王者地位,而地位低下的狼随时夹起尾巴。这种行为属于( )
A. 攻击行为B. 领域行为C. 社群行为D. 繁殖行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详解】狼群中,头狼总是将尾巴高高翘起,以显示它的王者地位,而地位低下的狼随时夹起尾巴,体现了狼群内有等级秩序,因此这种生活方式属于社群行为。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群行为的特点。
5. 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A. 实验条件下B. 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 养殖条件下D. 自然状态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6. 酸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品,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哪一种微生物( )
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霉菌
【答案】B
【解析】
【详解】酸奶的制作是用的乳酸菌,乳酸菌还可以用来制作泡菜。
7. 引起人患H7N9型禽流感的致病微生物是一种( )
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放线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详解】引起人患H7N9禽流感的致病微生物是一种病毒。它的结构很特殊,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的生物细胞内。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
8. 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的发育阶段是
A. 幼虫、成虫B. 蛹、若虫C. 若虫、成虫D. 幼虫、卵
【答案】A
【解析】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详解】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蝴蝶与毛毛虫分别处于发育的成虫、幼虫。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9. 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B. 动物能够适应环境
C. 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 动物不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详解】动物是生物圈的消费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动物作为消费者是食物链不可缺少的成分,动物能够适应环境,动物的活动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点睛】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 在我国境内已经个体数量骤减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野生动物是( )
A. 褐马鸡B. 野骆驼C. 扬子鳄D. 新疆虎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我国部分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如动物白鳍豚、扬子鳄、大熊猫、东北虎等。
【详解】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见于我国山西吕梁山、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A不符合题意;
野骆驼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今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我国西北一带,这些地区都是大片的沙漠和戈壁等“不毛之地”,不仅干旱缺水,而且夏天酷热,最高气温为55℃,砾石和流沙温度可达71-82℃,冬季奇冷,寒流袭来时,气温可下降到零下40℃,常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恶劣的生活环境,却使野骆驼练就了一副非凡的适应能力,具有许多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殊生理机能,不仅能够耐饥、耐渴,也能耐热、耐寒、耐风沙,有“沙漠之舟”的赞誉,在我国境内已经个体数量骤减处于濒临灭绝状态的野生动物,B符合题意;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C不符合题意;
新疆虎是西亚虎的一个分支,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塔里木河与玛纳斯河流域。根据记载最初是从博斯腾湖附近获得它的标本,1916年正式定名的,1916年之后再也没发现过,传闻20世纪50年代曾有牧民在塔里木河下游的阿尔干附近见到过虎,但因是传闻,其真伪无从证实,D不符合题意。
【点睛】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我们中学生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1. 男、女性生殖系统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分别是( )
A. 睾丸和卵巢B. 附睾和子宫
C. 附睾和阴道D. 前列腺和卵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阴道是婴儿分娩的通道;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雄性激素,所以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具有贮存和输送精液的作用.前列腺能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成分.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2.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胎儿出生意味着人体发育成熟
B. 受精卵在卵巢中形成
C.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
D.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人体发育并没有成熟,A错误;
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B错误;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13. 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分裂生殖B. 油菜用种子繁殖
C. 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D. 青霉菌的孢子生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花粉落到柱头上后,长出花粉管,再通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具有精子,胚珠内有卵细胞,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像这样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详解】大肠杆菌的分裂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繁殖,属于无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
油菜用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
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由营养器官--茎,来繁殖,没有结构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青霉菌的孢子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繁殖,属于无性生殖,D不符合题意。
【点睛】无性生殖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可与有性生殖对比理解。
14. 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 古代鸟类和古代哺乳类B.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 古代鱼类和两栖类D. 古代爬行类和古代鸟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详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D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考查了始祖鸟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15. 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A. 骨骼与现代人相似B. 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C. 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D. 能够使用工具
【答案】B
【解析】
【分析】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
【详解】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
故选B。
【点睛】值得一提是,南方古猿初被发现时,被考古学家分类为猿,后来虽然重新划分为人,但根据古生物分类学的命名规则,已命名的生物不能更改名称,所以至今我们仍称其为南方古猿。
16. 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相同。
【详解】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的位置相同。A.成对的基因A、a位置不同,错误。
B.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错误。
C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正确。
D.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并且位置相同。
17.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 节肢动物B. 哺乳动物C. 软体动物D. 环节动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详解】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A正确。
故选A。
18. 下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情况,图中4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水杉和玉米B. 水杉和花生C. 玉米和水稻D. 花生和水稻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A错误;水杉属于裸子植物,花生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A错误;玉米和水稻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故B正确;花生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而水稻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熟练掌握生物的分类的等级单位,明确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19. 某人是双眼皮,基因型是Aa,则他的父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AA和aaB. Aa和AaC. AA和AaD. AA和AA
【答案】D
【解析】
【分析】子代的染色体、基因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用A表示,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用a表示,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因为某人双眼皮,基因型为Aa,说明父母传递给他的基因有一个是a。表明父母的基因型中一定有一个a,进而说明他的父母的基因不能分别是AA和AA。
【详解】A、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某人的基因型一定是Aa,A不符合题意;
B、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子代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B不符合题意;
C、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子代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C不符合题意;
D、若他的父母的基因型是AA和AA,则子代的基因型一定是AA,不可能有Aa,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下列正确食物链是( )
A. 阳光→草→兔→狐B. 植物→羊→鹿→狮
C 蝉→螳螂→黄雀D. 植物→鼠→蛇→猫头鹰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可表示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等。
【详解】“阳光→草→兔→狐”,食物链不包含非生物成分(阳光),A错误;
“植物→羊→鹿→狮”,羊和鹿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错误;
“蝉→螳螂→黄雀”中没有生产者,C错误;
“植物→鼠→蛇→猫头鹰”,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D正确。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书写原则。
二、填空题
21.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_、________和__的作用.
【答案】骨; 骨连接; 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解析】
【详解】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22. 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_。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__行为。
【答案】 ①. 动物的行为 ②. 后天学习。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详解】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繁殖行为是受激素调节的,鸟类的迁徙由动物体内神经系统和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一种本能。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点睛】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及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教你正确答题。
23. 家蚕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
【答案】 ①. 完全变态发育 ②. 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析】
【分析】家蚕和蝗虫都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有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是完全变态发育;只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家蚕的发育要经历四次蜕皮,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刚孵化出来的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和成虫差不多,只是身体小,没有翅膀,不会飞只会跳,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点睛】昆虫的发育类型及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对比掌握。
24.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_、__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__保护、__保护和法制教育与管理.
【答案】 ①. 遗传物质 ②. 物种 ③. 就地 ④. 易地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
【详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如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在中考中经常出现,题型多变,要注意掌握。
25. 所有病毒都无细胞结构,但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二是包含__的内核。全部营_生活。
【答案】 ①. 遗传物质 ②. 寄生
【解析】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都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一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一是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
26. 人进入青春期后,女孩每月一次的__出血现象,叫做月经.男孩有时睡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叫做__.
【答案】 ①. 子宫 ②. 遗精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遗精和月经的知识,据此答题。
【详解】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是指男孩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月经是指进入青春期之后,女子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月经期一般为4到5天。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
【点睛】此部分知识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掌握,并正确看待遗精和月经。
27.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_实现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_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的.
【答案】 ①. 生存竞争 ②. 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点睛】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28.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里是否具有________,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________类。
【答案】 ①. 脊柱 ②. 哺乳
【解析】
【分析】
【详解】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体内有脊柱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如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考点定位】动物的分类。
【名师点睛】明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和分类。
29. 基因是____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是通过指导_____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答案】 ①. DNA ②. 蛋白质
【解析】
【分析】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0.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的生物与__、_____之间和_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答案】 ①. 非生物物质 ②. 能量 ③. 生物与生物
【解析】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生物的呼吸等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因此能量的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实现物质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循环,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获得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有机环境中伴随着食物链、分解链物质从有机环境又回到无机环境,因此物质可以反复循环。
【点睛】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叫做这个个体的_。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__。
【答案】 ①. 表现型 ②. 相对性状
【解析】
【分析】(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基因)的控制,但也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基因型是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详解】基因型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成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如同卵双胞胎哥哥肤色较白、弟弟肤色较黑。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也可以呈现出同样的表现型,如杂合子的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纯合子的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但二者均显示出高茎的表现型。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的双眼皮和有耳垂,是人眼睑的形状和耳垂的有无,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或有耳垂与无耳垂都是相对性状。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对性状的概念。
三、识图题
32. 如图是揭示人类生男生女秘密的图解。
(1)在图中括号内填写父母以及父母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类型。_____。
(2)上图说明,人的性别主要是由____决定的,与性别决定无关的22对染色体称为_____。
(3)生男生女的秘密在于,受精时____细胞与哪种类型的____结合,在男性的精液中,以上两种精子的数量是基本相等的且生活力大体一致,因此,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形成两种受精卵的概率应该是相同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________。
【答案】 ①. ②. 性染色体 ③. 常染色体 ④. 卵 ⑤. 精子 ⑥. 50%
【解析】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
(2)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3)生男生女的秘密在于,受精时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在男性的精液中,以上两种精子的数量是基本相等的且生活力大体一致,因此,在受精作用过程中,形成两种受精卵的概率应该是相同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会利用性别遗传图解解释人类的性别遗传,生男生女的原理。
33. 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从上图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_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阳光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________。
(2)图中的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_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
(4)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_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产生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贮存在_中,动物通过取食获得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级_。
【答案】 ①. 生物 ②. 物质和能量 ③. 生产 ④. 分解 ⑤. 食物 ⑥. 营养结构基础 ⑦. 光合 ⑧. 呼吸 ⑨. 有机物 ⑩. 递减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解】(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阳光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导致能量被逐步消耗减少,而物质可以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
【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
四、分析与探究
34. 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豌豆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结果统计如表。请分析回答:
(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表现由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决定,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_____。根据调查结果推测,圆粒和皱粒性状中,_____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第_____组的实验结果。
(2)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第二组实验中亲代的基因型分别是:圆粒_;皱粒_____,子代中皱粒所占的比例大约是_____。而第三实验组中皱粒子代所占比例大约是_____。
(3)从第三组实验的子代豌豆中随机挑选了1粒圆粒豌豆,为了确定它的基因型同学们应该选_____豌豆种子与之进行杂交。如果结出的豌豆既有皱粒又有圆粒,则这粒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如果结出的豌豆全部是圆粒,则这粒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
【答案】 ①. 等位基因 ②. 圆粒 ③. 三 ④. Aa ⑤. aa ⑥. 50% ⑦. 25% ⑧. 皱粒 ⑨. Aa ⑩. AA
【解析】
【分析】(1)等位基因一般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表现由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决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表格中第三组中,亲代均为圆粒,而子代出现了皱粒,表明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调查结果推测,圆粒和皱粒性状中,圆粒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第三组的调查结果。
(2)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第二组中亲代和子代皱粒均是aa,亲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1: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代中皱粒所占的比例大约是50%。
第三组中亲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遗传图解如图2: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第三实验组中皱粒子代所占比例大约是25%。
(3)根据(2)的解答可知:第三实验组中皱粒子代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从第三组实验的子代豌豆中随机挑选了1粒圆粒豌豆,为了确定它的基因型同学们应该选皱粒豌豆种子与之进行杂交,如果结出的豌豆既有皱粒又有圆粒,则这粒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Aa,遗传图解如(2)小题图1所示;如果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AA,与皱粒豌豆aa,结出的豌豆的基因是Aa,则所结豌豆全部是圆粒。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35.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在2个洁净的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的标签,并将罐头瓶放倒。
(2)在2个瓶中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放上3粒绿豆种子,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
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学们在设计以上实验方案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生物学知识,请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_____。
③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形成了_____和_____的对照。
④以上实验方案中,在处理方式一栏中均注明了“温暖”,说明“温暖”是________。同学们的这个实验方案能否证明这一点?________。
⑤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请指出并改正_____。
【答案】 ①. 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吗? ②. 1号瓶种子不萌发,2号瓶种子萌发 ③. 水 ④. 有水 ⑤. 无水 ⑥. 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 ⑦. 不能 ⑧. 种子数量太少,实验易产生误差
【解析】
【分析】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在实验中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说明2号瓶中的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1号与2号的变量是水分,2号瓶起对照的作用。
【详解】①1和2有唯一变量--水分,探究的问题是:水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吗?
②1号瓶缺少种子萌发需要的水分,所以1号瓶种子不萌发,2号有适量的水,所以2号瓶种子萌发。
③1和2有唯一变量是水分,形成有水、无水的对照。
④表中的“温暖”指的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表中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水,所以不能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⑤如果实验过程中只放3粒种子,可能会由于种子自身的原因导致实验结果失败,种子的数量过少,不能避免种子其它因素可能带来的偶然性。
【点睛】掌握探究实验变量的唯一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性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组合
亲代
子代
一
皱粒×皱粒
皱粒
二
圆粒×皱粒
圆粒、皱粒
三
圆粒×圆粒
圆粒、皱粒
编号操作
1号瓶
2号瓶
处理方式
拧上瓶盖
洒入足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上瓶盖
置于温暖环境中
置于温暖环境中
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联考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联考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