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达标检测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必修3综合测评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本章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B.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C.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D.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2.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 )
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
C.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
D.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人口数量停止增长
3.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①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②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③某种不知名的植物
④我国古代诗人常常感慨于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景色,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
A.①属于直接价值 B.②属于间接价值
C.③属于潜在价值 D.④属于间接价值
4.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实施的“二胎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3个营养级
D.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会对引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5.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下科学、有效的措施及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6.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几个世纪的人口剧增干扰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B.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D.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多,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人口增多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都属于全球性生态问题
B.剧组到风景名胜区进行电影拍摄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全球性合作
8.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性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B.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及其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大自然可以供人们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植
9.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
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10.近年来,贵州、湖南等地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和孤岛化均会引起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
C.贵州药用植物园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湖南建立的黄腹角雉、大鲵等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属于就地保护
11.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
B.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C.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
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因含N、P污染物的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暴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为确定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鱼、鳙鱼 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鱼、鳙鱼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鱼、鳙鱼的 。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鱼、鳙鱼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
(4)投放鲢鱼、鳙鱼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鱼、鳙鱼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
14.(10分)2017年5月11日,我国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足见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面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人类应吸取教训,在思考未来发展的同时,对 要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合作。
(2)“一带一路”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有很多,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等。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中, 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3)中外专家探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修复和生态保护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结合方式。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试图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创造,或帮助某一地区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结构,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 ;设计生态恢复时,为尽快增加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能否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
15.(10分)在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的潮间带,以红树、半红树为主体,这些植物根系非常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中,具有保护海岸的作用,是内陆的天然屏障,素有“海岸卫士”之称。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白鹭落枝头,鱼蟹栖根底”,这体现了红树林群落的 结构。从群落水平上研究红树林,可以从群落的组成、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方面展开研究,由此可见,研究 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3)红树林能有效防止海洋赤潮的发生,其原因是 。
16.(10分)某湖泊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暴发,从而引起水华。科研人员通过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该湖泊的水华,效果较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该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
(2)流入该湖泊中的总能量为 。若水华造成该湖泊中某个濒危的鱼类物种灭绝,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 。
(3)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常用化学杀藻剂处理水华的缺点主要是 (答出两点)。请分析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能防治水华的原因是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属于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A不符合题意;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B符合题意;大量破坏植被会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下降属于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C不符合题意;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导致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属于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D不符合题意。 2.C 人口增长则粮食需求增加,住房增加,使得人均耕地减少,A不符合题意;人口增加则资源利用增加,使得资源紧张,B不符合题意;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因此而毁灭,C符合题意;人口增加,使得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人口数量停止增长,D不符合题意。 3.D ①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属于直接价值,A正确;②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B正确;③某种不知名的植物属于潜在价值,C正确;④我国古代诗人常常感慨于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景色,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属于直接价值,D错误。 4.C 我国实施的“二胎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A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引起温室效应,B正确;生产者、蝉、螳螂、黄雀能构成一条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4个营养级,C错误;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会对引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D正确。 5.B 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①正确;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农作物新品种,②正确;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③错误;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④错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⑤正确。 6.D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剧增干扰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A正确;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C正确;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 7.A 人口增多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都属于全球性生态问题,A正确;剧组到风景名胜区进行电影拍摄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错误。 8.B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A正确;生物圈内所有生物、这些生物的基因及它们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B错误;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正确;大自然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9.C 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而不是促进自身叶绿素的分解,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C正确;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可能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D错误。 10.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A错误;生态系统碎片化、孤岛化会导致生物种群减小,不利于种群繁衍进化,易造成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B正确;铁皮石斛入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属于易地保护,D错误。 11.C 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正确;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C错误;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12.B 保证绿水青山,必须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合理的利用,A错误;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最终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C错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导致环境污染,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或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鱼、鳙鱼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鱼、鳙鱼;定期合理投放鲢鱼、鳙鱼;控制性捕杀鲢鱼、鳙鱼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解析 (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故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了这一范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2)为确定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应根据本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即上一营养级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积累量,投放适量的鱼苗;为保证鲢鱼、鳙鱼的成活率,还要防止其天敌的捕食,故应捕杀鲢鱼、鳙鱼的天敌。(3)据题图可知,将鲢鱼、鳙鱼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显著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投放的鲢鱼和鳙鱼捕食浮游动物和藻类,导致浮游动物减少,银鱼的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银鱼数量下降。(4)通过投放鲢鱼、鳙鱼,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生了改变,故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5)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应适量地投放鲢鱼、鳙鱼;适量增加投放浮游动物,确保鲢鱼、鳙鱼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保证鲢鱼、鳙鱼的成活率,控制鲢鱼、鳙鱼的天敌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干扰等。 14.答案 (1)自然资源 全球性 (2)就地保护 (3)方向和速度 不能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生物入侵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生态恢复 解析 (1)面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人类应吸取教训,在思考未来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合作。(2)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中,就地保护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3)人类活动可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设计生态恢复时,不能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生物入侵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生态恢复。 15.答案 (1)间接 (2)垂直 种群 (3)红树林中的植物能通过发达的根系有效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藻类进入红树林会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从而防止赤潮发生 解析 (1)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等作用,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在生态方面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白鹭落枝头,鱼蟹栖根底”,说明红树林中的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是同一时间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因此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3)红树林中的植物能通过发达的根系有效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藻类进入红树林会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从而防止赤潮发生。 16.答案 (1)微生物的分解 负反馈调节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3)污染环境、使藻类的抗药性增强等 食浮游植物的鱼类捕食藻类,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资源,从而限制藻类增长 解析 (1)湖泊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从而使湖泊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此生态系统中有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生活污水中含有机物,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若水华造成该湖泊中某个濒危的鱼类物种灭绝,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3)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常用化学杀藻剂处理水华的缺点主要是污染环境、使藻类的抗药性增强等。在该生物修复系统中,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食浮游植物的鱼类捕食藻类,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N、P浓度,从而达到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目的。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达标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达标练含答案,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