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认识平均分2教案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385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书第44~45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求出平均分成几份时的每份是多少个。
难点:掌握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作平均分?(学生自主发言)
2.出示习题:
(1)20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2)如果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 )个学生。
二、互动新授
1.谈话: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出示8个桃子图片)
请两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把这些桃平均分给他们。说到平均分,你想到了什么?交流想法,指出:结果要同样多。
提问:你会把8个桃平均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吗?
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下面请一个小朋友把你分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直接拿4个桃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再拿出剩下的4个桃给另一个小朋友。
请一个学生把分的过程分给其他人看一看。
引导:要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老师先拿2个分给他们,每人得到几个。再拿2个分一分,每人又得到了几个。继续拿2个……
你能像这样分一分吗?
学生模仿操作。
2.学习“试一试”。
(1)出示: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你能分一分吗?独立操作,同桌交流结果。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动手分一分,全班交流。“平均分成3份”,依次每份分得1个,分得2个,分得3个,分得4个。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意思。
3.小结:这节课是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组长监督学生根据要求分一分,体验分的过程。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交流,引导学生将题目完整地表达。
2.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分一分。
3.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3题。(读题,用第2题的方法获得结果。)
4.完成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读懂题意,引导探索,讨论交流。)
提问:分成3份,每份分得5个。3和5与15有什么关系?想:三五十五。
5.动手做。(小组合作探索,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2)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教学反思】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获得结果”这一过程。我主要通过操作演练来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桃来理解“平均分”,通过学生到讲台上“平均分成2份地分”理解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平均分成几份地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同时,我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喜欢参与到数学课中来。“动手做”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大大发挥了集体的力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四 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 表内除法(一)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