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 小蝌蚪找妈妈(2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3861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课文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文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1《小蝌蚪找妈妈》
难点名称
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或动画演示,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课文通过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重点演示了小蝌蚪在不知不觉间成为青蛙时各个阶段形体变化,需要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去领会,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如何在交流讨论活动中,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要点,仔细观察领悟小蝌蚪成长过程。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课文图片和动画演示,了解小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
2.通过角色朗读及动词分析,体验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导入: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课文的小主人公就是小蝌蚪,它们要找自己的妈妈,那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 乌龟 青蛙)
2.通过图片对比青蛙和蝌蚪的特点,小蝌蚪是如何成长为一只青蛙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第一幅图,了解小蝌蚪外形特点。
(1)、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引导观察)
(2)、咦,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3)、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
2、出示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小蝌蚪和原来的小蝌蚪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出两条后腿)。
(2)、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鲤鱼阿姨。询问他们的妈妈在哪里)
(3)、理解迎上去,指导朗读小蝌蚪和鲤鱼之间的对话。
(4)、提问:从鲤鱼妈妈的口中,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反馈:四条腿,宽嘴巴)
(5)、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
3、出示图片。
(1)、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
(2)、这次,它们又遇到了谁?(乌龟)。它们是怎么样做的?(追上去喊妈妈)
(3)、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联系前面的内容,学生反馈)。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那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指导朗读对话)。引导学生想象:听了乌龟的话,小蝌蚪心里会怎样想?
(4)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它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
4、出示图片。
(1)、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它们又遇到了谁?(青蛙)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指导朗读)
5、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2)、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小蝌蚪的形体裁变化,(尾巴不见了)(也就是终于长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图片演示,巩固提高。
1、演示小蝌蚪成为青蛙的四次变化。知道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2、再次演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小蝌蚪变化反向理解这就是青蛙的生长过程。让这个知识点再一次强化。
四、课外拓展
通过观看“化茧成蝶”的视频,了解更多大自然动物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结
1、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共11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与教料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