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溶液的形成教案
展开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饮料的过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溶液的概念。
2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讨影响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因素问题,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难点:如何从微观上了解溶液的形成;理解影响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固体
液体
气体
气体
溶 质
混合物
均一
稳定
组成
特征
溶液
常见的
水、
酒精、
汽油
溶 剂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
的
饮
料
我
做
主
[教师]同学们都喝过冰红茶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动感广告。
[播放]冰红茶广告
[教师]看完这个广告,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教师]你们真想喝吗?现在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不过刘按照我的配方可以配成“果汁水”、“苏打水”,大家想不想用我的这个独家配方来配一下这两种饮料呢?
[教师]好。老师就公开我的独家秘方。首先来看“果汁饮品”中的配料有水、果汁粉、蔗糖、食盐。左边四组同学的桌子上放的就是配制果汁水的配料。“苏打水”中需要充有水、小苏打、蔗糖,食盐。右边四组同学的桌子上放好了配制苏打水的配料,你配哪种饮料只看相应的配方即可。同学们可以先看一下。
[教师]下面你的饮料你做主,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配出你喜欢的饮料。
[教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您们小组在配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呢?
[过渡及板书]大家今天动手配制的液体颜色不一,但是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些液体就是我们化学中的“溶液
学生回答:我想喝一瓶冰红茶。
学生回答:想。
[学生实验一]配制饮料。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
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都是混合物。
饮料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的。
学生回答: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的。
学生回答:都一样。
首先可以看饮料的颜色,各部分的颜色都是一样的,也可以尝一下饮料中各部分的味道,各部分的酸甜度都一样,各处的浓度就一样。
学生开始尝饮料的味道。
学生回答:第一次液体密度不同,由于光在密度不同的介质中发生折射,所以看到液面下的直棒发生了弯折。
学生回答:第二次搅拌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直棒变直了。
学生回答:直棒没有弯折,说明饮料中各部分的浓度都是均匀的。
学生回答:溶解在饮料中的物质不会从饮料中脱离出来。
学生回答:面粉和水混合出现沉降,植物油与水混合,出现上浮。
学生回答:没有出现上浮或是沉降。
学生回答:2016年4月13日。
学生回答: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学生回答:有蔗糖、食盐、小苏打,果珍粉,水。
学生回答: 酒精、汽油等。
学生思考后回答: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吗?影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
学生回答:向碘和高锰酸钾中分别倒入水和汽油。
[学生实验二] 配制几种溶液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水中加入碘,几乎不溶解;汽油中加入碘,逐渐溶解,形成棕色的溶液;水中加入高锰酸钾,逐渐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汽油中加入高锰酸钾,不溶解。
学生回答:溶质相同,溶剂不同。
学生回答: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学生回答: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学生回答: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有关。
学生回答:热水。
学生回答:与温度有关 。
我
的
战
果
我
归
纳
我
的
探
究
我
继
续
[教师]针对大家今天配制的饮料,我有三个问题要和大家交流一下。
[幻灯片]
1、所配制的饮料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来解释。
2、大家猜测一下,你所配制的饮料各部分的浓度都一样吗?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
3、溶解在饮料中的物质在外界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的情况下,放置一段时间,能否从饮料中分离出来?
[教师]小组讨论结束,我们找代表回答一下。
[提问]大家所配的饮料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从宏观上如何解释?
[继续提问]从微观上如何解释呢?
[播放]动画展示蔗糖,食盐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继续提问]大家猜测一下,你所配制的饮料各部分的浓度都一样吗?你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
[教师]大家可以用吸管分别从饮料的各个部位尝一下各处的味道如何?提示一下:这些配料都是食品级,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提问]大家从外观和口感上粗略感知饮料的各部分的酸甜度都一样,饮料可以通过品尝来感知,可是在实验室中大家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如何了解一瓶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是否相同呢?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烧杯,我在烧杯的底层放入了浓的糖水,将稀糖水沿着烧杯的内壁缓缓加入水槽中,这样就形成了浓稀不均匀的糖水。
[演示实验]红色塑料棒伸进不同浓度的糖水液体里发生了弯折,液体搅拌后,再次伸进的塑料棒变直了。
[提问]谁能用物理方法解释这两种现象呢?
[教师]大家想不想看一下你们配的饮料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呢?
[学生实验]将饮料倒入烧杯杯中,将塑料棒斜入液体。
[继续提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板书]这就是溶液的第一个特征---均一性
[教师]第三个问题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问]那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实验] 面粉和植物油分别放入试管中,再向其中分别加入水。
[继续提问]大家对比一下这两种液体混合物有什么不同?
[教师]面粉、植物油与水混合后,它们不能溶解于水,静置后出现沉降和上浮,说明这两种液体不稳定,而对比你们所配制的饮料有没有出现这些现象呢?
[教师]物质溶解在溶液中没有出现上浮和沉降,说明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是稳定存在的。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时间太短,溶解在饮料中的物质还没有来得及从饮料中析出。老师这里有一瓶从超市买来的红茶,我们找个同学看一下它的生产日期。
[教师]时间这么久了,溶解在饮料中的糖等成分也没有从饮料中脱离出来。这说明,只要外界温度和水的质量不变,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不会从水中析出的,这就是溶液的另外一个特点---溶液的稳定性。
[板书]溶液的特征---稳定性。
[教师]大家现在阅读课本,再根据今天配制饮料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总结一下溶液的概念?
[提问] 很好,大家的总结归纳能力都很强。我们再来看配制的这些饮料中的成分都有哪些呢?
[教师]蔗糖、食盐、小苏打溶于水形成了溶液,溶液中绝大部分还是水,我们把这类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把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称为“溶剂”。其实水就是最常见的溶剂,初中化学中如果不特别说明,所指的溶液都是以水作为溶剂。而溶质可以是固态的糖、液态的酒精、气态的氯化氢等等。
[过渡]除了水之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溶剂呢?
[教师]很好。酒精的确是一种溶剂。碘酒就是固体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它在医院里经常做消毒液,而有些油渍就是由汽油洗去的,所以酒精、汽油也能作为溶剂。
[板书]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和大家所配制的饮料进行对比,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吗?
[教师] 我给大家提供了四种药品:碘、高锰酸钾、水和汽油。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药品,,小组进行讨论,如何做这个实验呢?
[继续要求]请大家按照刚才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固体药品和液体的用量。
[提问]大家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教师]我们来看这四个实验,首先1、2组和3、4组实验进行对比,相同的是溶质还是溶剂?不同的是溶质还是溶剂?
[提问]这说明什么结论呢?
[继续提问]那1、3组和2、4组实验进行对比,我们又获得哪些信息呢?
[继续提问]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和什么有关?
[教师] 除了与溶质性质和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系呢?在家里我们配制糖水,是热水溶的快还是冷水溶的快呢?
[提问]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什么有关?
[教师]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除了溶质性质、溶剂性质外,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就越强。
我
的
收
获
我
应
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大家能不能以
“溶液的应用”为题,谈谈溶液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生总结]生产和生活中溶液的用途。
在农业中,它化身为营养液和农药,滋润作物的成长;
在医院里,它化身为注射液和药水,为我们的健康护航;在工业中,它成为化学制剂,塑造缤纷多彩的世界;
在餐桌上,它变身美味饮品,满足我们味蕾浮华的奢求;
在生活中,它应用在洗涤中,让我们变得美丽而自信!
有了溶液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师] 同学们,课下积极畅想,以“溶液的未来”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200左右。
学生积极畅想,说出了很多想法:碘酒、植物营养液、生理盐水等等。
学生感受着溶液和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初中化学1 溶液的形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1 溶液的形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德育融合点,评价任务设计,主问题设计,教学过程,主问题处理过程,成果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中考链接,方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粗盐的提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