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 3.2 海水“晒盐”(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86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 3.2 海水“晒盐”(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86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中考链接,方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
专题复习课
课时
授课人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常见物质的颜色特征以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例题讲解,中考链接,实验验证以及当堂知识测评,学会总结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小组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求实的研究态度。
重点
物质颜色及常见离子检验方法的回顾
难点
运用物质性质对物质进行检验、鉴别和推断并总结方法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干燥剂、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试管、酚酞、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物质标签。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先做后想再先想后做然后归纳概括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教学设计
回顾物质性质---物质检验----物质鉴别------物质推断-----方法提升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将物质颜色和常见离子检验方法总结成思维导图形式。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批改学生整理情况,选出完成好的作业,课堂展示。
学生完成学案一的内容
巩固基础知识,为课上活动做准备
导入课题
导入:
用一段《真假红酒的鉴别》视频,导入本节课。
观看视频
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
知识梳理并强化重点
【夯实基础】
要想对物质进行检验、鉴别或推断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
展示学生对学案一的完成情况。
请同学分别投影展示物质颜色、常见离子的检验思维导图整理情况
欣赏优秀作业,取人之长
充分交流不同意见,使答案更完整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学过的物质颜色及常用离子检验方法关注物质检验、鉴别和推断的基本方法。
物质的检验
过渡:你会用这些方法对物质进行检验吗?
【探究一】
这里有一包海苔,里面有一包石灰干燥剂。
问题:1.我想知道里面是否含有氧化钙,怎么检验?
实验操作:向样品中加水测量温度变化
2.向烧杯中固液混合物中加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证明干燥剂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对吗?
实验操作:向烧杯中固液混合物中加酚酞。
3.如何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实验操作:取样品粉末于烧杯中,添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设计实验,取样品,加水,感觉温度变化,教师演示
回答问题,分析原因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有碳酸钙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进行研究,尽可能多的请同学表达,形成一个主动交流讨论的氛围。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研究课题
【中考链接】
一组白色的固体可能为:
Ⅰ.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①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
②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
学生回答,分析原因
探究检验碳酸钙时遇到干扰物质的处理办法
巩固物质检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检验目标产物时遇到干扰物质的处理办法
【方法提升】
与教师一起总结物质检验的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方法提升,将知识进行升华。
物质的鉴别
过渡: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五瓶失去标签的试剂,你能将它们进行区分么?
【探究二】
现有未知标签的硫酸铜、氯化钡、氢氧化钠、稀盐酸、氯化钠五种试剂,请使用上述试剂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分别挂上相应的标签。
教师巡视,利用12学拍照投影功能,投影学生实验情况。
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进行实验
学生代表交流小组实验情况
设计应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合理、可行、简便的实验方案,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佐证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方法提升】
与教师一起总结物质检验的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方法提升,将知识进行升华。
物质的推断
过渡:
这是因水被污染而死亡的鱼类,工业废水排向河流,环保部门是怎样检测工业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呢?我们看一个案例。
【探究三】
1.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出的污水中滴加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 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 为11。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包白色粉末,如何确定它的成分呢?讨论下面问题。
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CuSO4、C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他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
(2)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取少量②中红色热溶液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若溶液仍为红色,则证明该物质一定存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问题
学生上讲台利用白板书写功能讲解本题做法。
学生小组内讨论
学生上讲台利用白板书写功能讲解本题做法。
调整思维方式,由检验鉴别转变成推断,进一步深化物质鉴别的层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拓展
小结: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
与教师一起总结方法
进一步强化巩固物质检验、鉴别和推断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作业
基础性作业:自我测评小卷
实践性作业:查阅资料并设计实验检验脱氧剂的成分。
记录作业
巩固本节课知识
板书
颜色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
离子检验方法
夯实基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2 海水“晒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德育融合点,评价任务设计,主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温故知新,成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德育融合点,评价任务设计,主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新课导入,主问题处理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情境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