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解决相关习题;
B: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说出其用途;
C:了解、识记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相关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的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必须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CO2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比较并归纳C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讲解法
4、比较归纳法
四、学法
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新课教学(35分钟)课后小结(3分钟)巩固练习(5分钟)课后探究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课堂气氛,我引用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回谜语,了解二氧化碳,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
【复习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并适时提问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信息:如提问学困生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化学式等,提问优生二氧化碳的性质等。
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
首先,根据谜语内容以及生活中对二氧化碳的了解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认识二氧化碳的功,再播放动画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来源以及危害,认识二氧化碳的过。使学生从辩证的角度认识具体事务。
接下来是对CO2物理性质的探究,我将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CO2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学习。然后通过实验1,了解CO2的密度,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虑到这一部分实验原理简单易懂,再加上实际操作可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将采用视频来演示实验过程。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2,鼓励学生对CO2的溶解性进行探究,由于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将请一些动手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上台动手实验,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建立自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盖时,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又体现其什么性质呢,从而加深学生对CO2溶解性的理解。由于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学习物理性质时,我主要是采用“以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我将通过下表加深学生对CO2物理性质的认识,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实验1的现象,了解CO2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CO2的第一个化学性质,就是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接下来是CO2与水的反应,通过实验三,组织学生观察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将邀请一位学生上台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然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并总结出CO2与水反应的原理,最后再通过加热滴有石蕊试剂的碳酸溶液变色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性这个知识点。
【分层提问】:该部分内容是本课题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分层次提问让学生广泛参与,如设置描述实验现象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分析实验现象及总结实验结论让优生回答,总结注意事项等让中等生回答。
最后,是CO2与Ca(OH)2的反应,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将通过这个有趣的吹水变“牛奶”实验,再一次让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并归纳出其反应原理。这里我将会跟学生强调这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要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
【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
这一部分我将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建立联系。
第三个环节 课后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及时地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于是进入第三个环节,课后小结。我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个环节 巩固练习
【而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设定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验收,于是进入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习题,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第五个环节 课后探究
【学完本节课,我希望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后的实验探究,比如通过合作探究“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或者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制作“保护环境”的宣传小卡片,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或者还可以通过身边的化学或网上查找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