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87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87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887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有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有序教学流程设计,板书设计,有序教学的反思,专家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内容,是课标中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做的8个基本实验之一,在学生必做的8个实验中大多以知识验证性或技能操作性为主,而此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重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2.教材内容的有序性分析
(1)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复习和提升。本课内容不仅是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知识学习的延续和具体应用,也是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复习和提升,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内容。
(2)落实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的思路方法。本节课的理论性并不强,操作技能要求也不高,应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落实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的思路方法,使学生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在《燃烧与灭火》的学习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过燃烧的条件,学生已准确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通过教材实验7-1的燃烧条件再验证,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应用对比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通过对课本中“燃烧条件的实验”进行评价和改进,学生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交流合作学习能力和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的能力,但在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等方面需要引导, 才能实现能力水平的有序发展。
三、有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的思路
2.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他人合作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初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②养成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现象的好习惯。
3.有序教学实施策略
(1)以旧唤新、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复习和提升燃烧与灭火知识。通过回顾燃烧的三个条件和控制变量法,为本课探究作好知识铺垫和方法铺垫。通过完成基本操作、记录现象、得出结论、交流研讨等实验内容,扎实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掌握,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对比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对生活现象解密,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开放实验空间和时间,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物品探究燃烧的条件,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准备,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生活物品进行选择,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完成课本以外的探究,增加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机会。
(3)实施量化评价,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实施量化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和自我评价,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促进学生深度发展
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反思实验过程
盘点收获
反思成长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与学目标
从化学走向生活,养成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现象的好习惯
生活现象大解密
拓展提升
规范实验操作,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对比实验中的应用
扎实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掌握
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创新精神
交流研讨
合作实操
脑洞大开: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交流展示:方案大比拼
活动探究
从生活走向化学,奠定本节课学习的感情基础。
播放视频:纸火锅
情境引入
为后续探究作好知识铺垫和方法铺垫
回顾燃烧的三个条件和控制变量法
以旧唤新
四、有序教学流程设计
教具准备
烧杯、镊子、坩埚钳、剪刀、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点滴板、水槽(废液缸)。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知识归纳
二、方法归纳
设计对比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变量
八、有序教学的反思
1.关于教材处理反思。
实验活动3是在课题1燃烧和灭火已学过燃烧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学生已准确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已经初步认识到设计对比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变量,并且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学习起来并不会有太多困难。本节实验课把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分别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关于教学设计反思。
提前一周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拍成视频通过QQ发送给老师;老师通过观看学生的实验视频,对实验方案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改进实验方案。到真正的课堂上,教师根据课前掌握的情况,甄选实验方案请学生展示、评价。这样的安排将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采用多种渠道来解决问题,从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多元、开放的知识,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关于教学效果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活动评价量表导学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对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得到了锻炼,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在师生互动中,对于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改进,使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上得到锻炼;通过交流展示方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的肯定,强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九、专家点评
这是一节生活化、趣味化的实验活动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化学素养的提高以及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纸火锅”报道、“生活现象大解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养成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现象的好习惯;通过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利用生活用品分别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以及创新实验展示,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功与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量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实验反思和自我评价,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自我,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有序教学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播放视频】一则关于纸火锅的报道。
观看视频。
从生活走向化学,奠定本节课学习的情感基础。
以旧唤新
【提问】1.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下图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方法。
其中:A与B对比、A与C对比分别说明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回忆,回答
【方法归纳】设计对比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变量。
为后续探究作好知识铺垫和方法铺垫。
活动
探究
之
探究
燃烧
需要
可燃
物
请同组两人合作完成实验一,根据“评分细则”给小组打分。
【安全提醒】棉花点燃后要及时放入废液缸内灭掉,不乱丢。
【交流研讨】实验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 为什么?
【脑洞大开】请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并与同学交流。
【合作实操】
根据学案实验内容及评分细则动手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展示】
实验方案大比拼
对方案从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的角度进行评价
规范实验操作,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对比实验中的应用
扎实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增强信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活动
探究
之
探究
燃烧
需要
温度
达到
着火
点
请同组两人合作完成实验二,根据“评分细则”给小组打分。
(1)
【安全提醒】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不能太大。
(2)
【安全提醒】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交流研讨】如果将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着火点低),会有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脑洞大开】请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与同学交流。
【合作实操】
根据学案实验内容及评分细则动手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交流讨论,回答
【交流展示】实验方案大比拼
粗铜管
白纸条
对方案从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的角度进行评价
规范实验操作
进一步感受控制变量法在对照实验的应用。
扎实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活动
探究
之
探究
燃烧
需要
氧气
【脑洞大开】请利用生活用品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并与同学交流。
【交流展示】实验方案大比拼
对方案从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的角度进行评价
再次熟悉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反思成长
盘点收获
引导学生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反思实验过程并从“知识”“方法”“感悟”方面谈收获。
反思实验过程,畅谈收获。
促进学生深度发展
拓展提升
生活现象大解密
应用所学知识解密生活现象。
体现学习知识的价值、增进学习知识的热情,养成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现象的好习惯。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实验活动3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魔术”引入,实验活动一,展示课件,实验活动三,实验活动四,实验活动五,实验收获,实验鉴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实验活动3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