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展开
课题 | 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学科) | ||||||||||
学习 内容 分析 |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2011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 ||||||||||
学习 者 分析 | 1.八年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从微观 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所以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交流碰撞 , 释放潜能,激起思维,形成共识。 2.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较高。本节课,能让学生多观察、多 动手、多思考、多联想、多讨论、尽可能满足他们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 ||||||||||
教学重点难点及 解决措施 |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原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解决措施: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合作探究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成功的快乐。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情境激趣、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 ||||||||||
实验 准备 | 实验药品:酒精、品红、浓氨水、酚酞试液等 实验仪器:胶头滴管、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自制酚酞小树、注射器、矿泉水瓶、细线、酚酞纸质小花等 | ||||||||||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 |||||||||||
知识点 | 学习水平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使用方式 | 使用效果 | |||||||
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 较好 | 多媒体展示 | 教师演示 | 良好 | |||||||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 较好 | 多媒体展示 | 演示 | 良好 | |||||||
分子的基本性质 2.分子在不断运动 | 较好 | 多媒体展示 | 学生实验 | 良好 | |||||||
分子的基本性质 3.分子间有间隔 | 较好 | 多媒体展示 | 学生讨论 | 良好 | |||||||
教学过程 | |||||||||||
【教学 环节】 | 【教学 内容】 |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 多媒体运用】 | ||||||
第一课时 | |||||||||||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 2分钟 | 小魔术:矿泉水由无色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水为什么变红? 解释:和分子原子有关,共同走进微观世界,探究分子和原子 | 学生观看魔术 思考:水为什么变红? | 通过小魔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行为的表象。 | ||||||
二. 探究宏观 理解微观 | 一、 分子真实存在 | 2分钟 | 【教师讲述】:科学手段证实存在,多媒体展示: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画面 视频播放:我国科学家观测水分子内部结构的实验
|
学生看:苯分子等的图像。 学生观看视频:观测水分子内部结构的实验 如果用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感知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 ||||||
三. 数字结合 归纳总结
| 二、分子的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3分钟 |
思考交流:分子存在,你用肉眼看见了吗? | 学生回答:没看见分子,因为分子小 学生读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 幻灯片可以节省时间,并且可以直观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
四.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 分子的基本性质(2)分子在不断运动
| 3分钟 | 教师提问: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子、原子还有其他的基本性质吗? 你怎么知道? 教师讲述:今天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分子和原子在不断运动。 | 学生思考回答: (1)在不断运动 (2)…… (3)…… 学生一致回答:在物理课上学的 | 在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做化学实验,变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在不断运动。 | ||||||
五. 学生活动解决难点 | 分子的基本性质(2)分子在不断运动
| 4分钟 | 教师讲述:看书第49页,课本中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追问:书上设计的分子运动实验,有不足之处吗? 可以按照老师提供的仪器和用品,也可以自己想其他的方法改进实验,怎么改进?画出草图,讨论起来!
| 学生看书,并简述书上分子运动实验。 学生答书上实验的不足之处:药品用量大、不能移动装置,装置气密性不好、氨气向外逸散造成了空气的污染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改进实验的方法,并画出草图。 | 把书本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体验设计实验的探究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 ||||||
六. 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 | 分子的基本性质(2)分子在不断运动
| 4分钟 |
教师强调:一会我们汇报时,先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实验的,再说实验有哪些优点?
教师:请同学们为他们小组的实验进行点评!
| 小组学生代表汇报: 1.两个小药瓶连接带橡皮管的导管,一瓶装入浓氨水,一瓶滴入酚酞,打开止水夹。 2.把矿泉水瓶的瓶盖打两个洞,一个小洞用来穿细线串好的湿润的酚酞小花,一个小洞插上装有浓氨水的注射器。 3. …… |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碰撞出了闪耀的思维火花。 | ||||||
七.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 分子的基本性质(2)分子在不断运动
| 4分钟 | 实验提升:用集气瓶代替了烧杯,将有挥发性的氨水装进了针筒内,棉花团喷上了酚酞并做成了小树,推动注射器,实验就完成了。 教师提问: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 学生回答:实验的注意事项。 学生自主选择仪器和药品,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实验酚酞小树变红的现象,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实验兴趣,热爱化学实验,进而热爱化学。创新、改进实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 ||||||
八.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 分子的基本性质(2)分子在不断运动
| 3分钟 | 过渡:是什么物质使酚酞小树变红了? 教师提问:浓氨水没接触到酚酞小树,为什么酚酞小树会变红?
知识拓展:列举生活中体现分子运动的粒子。 | 学生回答:使酚酞小树变红的物质:水× 空气× 浓氨水√ 学生回答:酚酞小树变红的原因:分子在不断运动。 学生把实验命名为“桃花朵朵开” 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遇到的分子运动的例子 |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的观察、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浑然不觉链接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和生活密不可分。 | ||||||
九. 创新实验 实际应用
|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 4分钟 | 过渡:嗯,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是阴凉处还是阳光下干得快? 说明分子运动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演示改进实验:小锥形瓶中倒入热水再加入品红,放入装凉水的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 学生回答:阳光下干的快 学生接着回答:和温度有关。
学生观察实验 并说实验现象:小锥形瓶中的品红试液向大烧杯中扩散。 | 设计有阶梯性的问题,使学生利于理解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
此实验的创新设计不仅体现分子运动,更体现了温度高的分子能向温度低的分子运动。 | ||||||
十. 巧解习题 引入新知
| 分子的特征(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6分钟 | 过渡:可以利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出示习题:1.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暗处干得快! 2.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什么原因?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继续探究分子的性质:看看分子之间是否有间隔? 提问: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状态时分子的间隔又有何差异呢? 课堂小游戏:挑战大力士
| 学生实验:将两支量筒中各量取10毫升的品红水和10毫升的酒精,然后倒入其中一只量筒中,观察。 自己预测、 动手实验、 提问猜想 验证解释。
两名体重身高不同的学生分别挤压装有水和空气的矿泉水瓶。
| 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复习了量筒、胶头滴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规范了的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
通过小游戏得到结论:固、液、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都有间隔,一般地,气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最大,液态固态物质分子间间隔较小。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 ||||||
十一. 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 应用解释:分子的基本性质 | 2分钟 | 过渡:我们可以解释刚才的思考题了。
知识拓展:视频播放:纳米技术 |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 不仅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还有助于学生的掌握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能力。 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 ||||||
十二. 课堂小结 巩固所学 | 小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 2分钟 | 请盘点这节课的收获 | 学生谈收获
| 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 ||||||
十一、 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 | 分层 作业 | 1分钟 | 家庭小实验: 放飞思维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思考能否用实验来证明其他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可用手机或摄像机拍成微视频,上传到我的QQ。 | 学生倾听 | 通过分层的课后小实验作业,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一.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 (一).教学中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课一开始,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学生很快进入、融入本课的探究中。 (二).教学中体现了“生本理念”。创新、改进实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讲解“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一内容时,让学生4人一组,然后发给每组2个100ml的量筒,一瓶水一瓶酒精,开始预测实验结果:有的小组说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应该是20ml,有的小组说混合后应该是大于20ml……预测的结果五花八门,带着好奇和期待,学生开始实验,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结果是小于20ml,学生兴奋不已,纷纷追问我这是为什么?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分子之间有间隔,并牢固的记住了知识。这个实验中学生自己预测、动手实验、提问、猜想、验证、解释,不再把“教师讲授知识作为“圣旨”,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三).教学中有充满理性的指导。不再强调“注意别说话,精神集中”,而是更多地问“你知道原因吗?谁能解释这个现象?谁能把自己想法讲给大家听?”这样的课堂平易近人、使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一个个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精神饱满、跃跃欲试,教师充满理性的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反思,将教学推向高潮。 (四).教学中巧设游戏,调节课堂气氛。学生经过几次大型探究,大脑皮层一定会有一些紧张,这时利用游戏形式:请四位同学(两个高大的,两个矮小的)上讲台表演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进行知识的整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和调节。 (五).教学小结采用的是联想与体验,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学完本课题后,都希望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学生创造机会,展示风采。 上完这节课,我心里很愉快,感到自己在教学生涯中又取得了一次成功的跨越,教学中有创新的思维、有火花的碰撞、有能力的展现,如果“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就是一堂好课! 二.想要呈现的亮点: 1.极力营造想象,展示化学“美感” ; 2.实验细腻处理,重感受,轻死套; 3.“素材、实验”双管齐下,眼见为实; 4.铺垫厚实,浑然不觉,应用实际;既从“分子构成物质”得到一种静态的镜像认识,又从分子基本性质的理解对物质和分子形成一种动态的认识。 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可能会理解;让我感觉到,我才能悟到本质。 教学难点处理技巧 引导想象:借助缩小的自己的眼睛审视不同情景,把宏观的物质解构成微粒。想象是科学的宠儿,科学不能没有想象 感受存在:借助科学素材、模型助力、实验佐证,眼见为实。 实验分析:创新实验尽力直观化;淡化探究套路,凸显最主干的实验启迪。 应用解释:应用分子观点解释宏观问题水到渠成,浑然不觉。自由跳跃穿梭与“万千物质”与“奇妙粒子”之间。 形成概念:设置层层递进的铺垫,逐步引导,最终融会贯通。 成功之处: 1.鉴于本节课是化学学习进入微观的开始,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了与学生生活 经验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化学知识,明白生活中处处体现化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让学生在分组实验、小组讨论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共赢意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化学术语的运用还有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多加引导和培养。 三.参考资料: 1、人教社教材配套光盘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 ||||||||||
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件整体设计说明,技术名称,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辅助教学,教学程序,练习巩固,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情景引入——科幻片“蚁人”, 自主学习,拓展提高——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