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3.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隐含在活动中,默化在细节里。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为降低难度而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
二、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
教师始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想方设法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在“探究发现”活动中,教师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知科学论证的方法。
三、借助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参考:网络不仅可用来娱乐,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探索世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南太平洋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对幽灵岛的名称的由来发表见解。
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
水在这里代表海洋,露出水面的沙土代表陆地。
实验一:
在杯中倒入少许水,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观察海陆变化。
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
实验二: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使陆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
实例:图瓦卢的沉没。
观看关于鱼龙的资料,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
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为活动。
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幽灵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
实践出真知,思维同样很重要。观察地图,谈谈你的感想。
实验探究分析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利用实验探究和视频资料,分析各地海陆变迁的原因。
观察世界地图,谈发现、谈猜想。
通过实验探究,缩短学生与自然变化的距离,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易接受。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视频链接:大陆漂移
小组合租探究
认识7大板块
通过拼图帮助学生掌握七大板块的分布。
用纸或书模拟板块运动(挤压、张裂),观察其产生的现象。
地图展示两大火山地震带
结束语
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我们的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我们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其实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幽灵岛”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在探索、发现中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的神奇,也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快乐!
课堂小结与评价
通过课堂小练习评价本节课堂。
以接龙的的形式拼图
用纸或书模拟板块运动(挤压、张裂),观察其产生的现象。并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相关的现象。
读图看图,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并用相关知识解释汶川地震、马来西亚海啸等实际现象。
为学生展示大陆漂移,变抽象为具体,减小学生的学习难度。
通过拼图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的主动能力。
用过模拟直观展现地壳运动,便于学生理解,并通过动脑解释实际现象,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2021学年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方面,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归纳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陆变迁二,大陆漂移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