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设计
展开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区。
2.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3.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二、学习目标:
1.三大人种的特点并能加以辨识,认识到人种划分的依据。
2.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特别注意北非、印度、中东。
3.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地区(语言分布的历史因素)
4.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5.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
1.本课包括人种,语言,宗教等内容,其教学重点应侧重在人种、宗教的分布。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感。民族、人种没有贵贱之分。
四、教学难点:
1.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2.对人种、宗教地图的识记
五、教材解读
按照标准要求,共设三个题目:三大人种,多样的语言和三大宗教
(一)三大人种
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介绍三大人种的外部特征,人种划分的依据是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但人种没有优劣和贵贱之分。展示三大人种的分布状况,进一步说明人种体质方面的差异,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奥运会的擅长项目凸显体质一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体质划分人种,人种没有高低贵贱。
(二)多样的语言
读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分布地区。让学生知道世界上有着不同语言以及不同语言书写方式的差异。通过阅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达到掌握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区。不仅在课程中添加历史知识,更要将现有的社会语言发展快速融入教学,例如:孔子学院、HSK等社会热点内容,讲解生活中的地理。
(三)三大宗教
宗教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的起源地及它们在世界的分布,说明三大宗教不仅传播范围广泛,成为超越民族,国界的世界性宗教,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建筑特色角度,来体现三大宗教文化信仰的差异。社会热点是最好的教材,中东的乱局、巴黎的恐怖袭击、叙利亚难民危机等等相关热点的引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看到了世界,同时联系了中国学生、中国社会的社会现象,会让课程更加的丰富多彩。六、教学进程
(一)多样的语言
教师有权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在本次课程中,我将语言作为略降的内容,主要达成3个目标即可:6种联合国工作用语能够熟记;语言与国家历史存在关系;中文重要性的体现(社会热点介绍:孔子学院、HSK)。
教学过程: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认识不同语言书写方式的差异;并让学生在演示工具上识记分布。
1.联合国工作语言是哪六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种?(汉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哪种?(英语)
2.阅读“不同语言文字示意图”,了解不同语言书写方式差异。
语言 | 主要分布地区 |
汉语 | 中国和东南亚等地 |
英语 |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 |
俄语 |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主要是俄罗斯国家 |
法语 | 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 |
西班牙语 |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
阿拉伯语 |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会,想想你都知道哪些外语,还说一下吗?
先说说曾经学过的大洲?
中国关于语言的考试特别多,比如英语考试你们知道些什么?HSK?
为什么非洲难么多国家讲法语、英语?
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读图,并让代表上来标出相应位置。
(二)三大人种
让学生说出三大人种(学生可以掌握的常识),随后进入活动环节——为不同人种的运动员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在过程中增加基础常识:五环的意义;运动项目;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体质对于人种的意义;
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亲自见过或者在电视上,图片生所看到的人种?说一说他们的外部特点与我们黄种人又什么不同?或者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不同人中的杰出人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境对人种仍有一定的影响,变现在:体毛、发型、构造
人种 | 肤色 | 头发 | 眼色 | 面部特征 | 体毛 |
白色人种 | 白色 | 波状 | 眼珠蓝灰 | 鼻高,嘴薄 | 多 |
黑色人种 | 黑色 | 卷曲 | 眼珠黑 | 鼻宽,嘴厚 | 少 |
黄色人种 | 浅黄色 | 黑直 | 眼珠黑 | 扁平 | 中等 |
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记忆的内容:
(1)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美,北非,大洋洲,西亚,南亚;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北亚,南美洲的部分地区;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洋洲和印度南部及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2)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白色人种,印度主要是白色人种,其南部也有黑色人种分布。
阅读: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种体质特征的差异,是长期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人种只是体质差异,没有优劣之分,要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
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常识告诉我,世界上有几大人种?他们分别在什么大洲?
你们是怎么判断一个人的人种的?
为什么有的同学皮肤比较白,而有的比较黑,人种不同吗?
究竟什么是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
奥运会几年一次?
请同学们认识一下这些体育运动的项目名称,再想想不同人种擅长的运动项目?
为什么夏奥会比冬奥会的参与国家多很多呢?
活动:学生认识人种后,给予人物头像,放置相应的大洲。
(三)、三大宗教
看图知世界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图片也是贯穿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媒介,现阶段世界热点事件很多,将它有效的整合,融入到人种宗教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地理课程中感受真实的世界,让学生有一种敬畏的观念、和平的观念。在该知识点中要求学生达成3个教学目标即可:1、掌握三大宗教的分布,建筑特色等基本知识;2、让学生了解世界局地“动荡”的因素;3、树立正确的信仰、爱好和平的观念。
实战运用:学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三大宗教 | 发源地 | 主要分布地区 | 典型建筑 |
基督教 | 亚洲的西部 | 欧洲,美洲,大洋洲 | 教堂 |
伊斯兰教 | 阿拉伯半岛 |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 清真寺 |
佛教 | 古印度 |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 寺庙 |
通过三大宗教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人们自由信仰宗教,每个人都应理解并且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提问:请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宗教,它有什么禁忌吗?
为什么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在图上只有两个显示呢?
你们是否信教?
认识这些宗教建筑吗?宗教对国家还有怎样的影响?
活动:给予三大宗教的图片,请学生放置在宗教起源处和现今兴盛地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布置 完成《优加学案》的相应内容
九、教学反思
温故知新·立足实践·个性教学
《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一节对于初中地理而言是一堂趣味性很浓的课程,虽然在云南省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比重不大,但却是年年都会考查的内容。特别是当今世界联系紧密,学生走向世界、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本节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展示自我、走进世界的良机。晒课选题时我的内心有喜有忧。喜的是这样本节内容对于已经带过3届中考的我来说,知识点驾轻就熟;忧的是如何上出新意,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掌握重难点。学生我并不熟悉,学校的环境我也不熟悉,能否上好这一节课,自己的心理也没底。死记硬背吧,学生一定能掌握核心知识,但他们会快乐吗?创新活动吧,又担心学生只享受快乐的过程,而忽视了知识点的本身,给本班地理老师造成重复的讲解,增加了工作压力。思索很久后,我认为,要想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就要“温故知新、多次巩固”;要想让课程有新意,就必须“立足实践、感想敢做”;要想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那么教师学生就必须“个性的教、个性的学”。
重新分析学生学情,重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重新审视教材,重新阅读已有的材料,重新……总之一切都是新的,那一瞬间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初学者,于是一节新课在原有的知识点上逐渐成型。
当铃声想起,迎接我的不是轻松,而是思考。我的内心并不平静,为什么?因为这节课离我的设想还有不小的距离。相信听我课的专家们也发现了,首先、知识点并没有完全讲解到位,这一点从学生对习题的训练就可以得出;第二、设计的学生活动,从一开始的师生互动到课程后半段的教师主讲,失去了学生活动的意义;第三、内容的衔接上略有脱节,学案设计与教材有所差异,未能及时的发现;第四、学生活动的安排应该考虑的更为周全,例如小组活动的范围,小组竞争的机制等等。如果这节课程能够再上一次的话,那么我觉得我能够做的更好。
本次晒课中,在盘点了对自己课程中的失误后,我也认真的进行了针对的反思和总结。
一、温故知新·多次巩固
当流体智力变成晶体智力时,知识就已经储存在了学生的脑海中。然而死记硬背对学生来说是拒绝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重复。重复不是单纯的习题训练、落实地图;而是利用有可能的机会,对前后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不断的系统回顾,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前后连贯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知识的连贯性回顾,不仅仅是对新知识的掌握,更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温故知新不仅仅针对课堂知识,也是对教师备课的考验。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种不断的积累,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公开课的准备是最为用心,是让自己成长最快的方法。要思考每一个细节,要想出每一处过渡,每一张图片都要派上用场,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所体现。深挖每一个细节,让前后知识相连贯;优化每一处过渡,使课程循序渐进,浅入深出;精挑每一张图片,让学生对它背后所反映的知识点有深刻印象;愉快的课堂氛围一定不能离开书本内容,乐有所学才是公开课最大的优势。
二、立足实践·敢想敢做
不做,就不会错,但是就永远不会做。做了,错了可以改,对了可以再次完善;课堂不单单属于教师,更属于学生。设计的学生活动好与坏,从备课中是看不出来,只有在课程的实践中才能发现,关注学生在意的细节、记住课堂中愉快的瞬间、记录课堂效率最高的时段,在课程复盘的时候整理出本节课程的高效时间,研究分析高效时间段的教学设计、学生反映、教师情绪等多种因素。在上课过程中,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录音,通过整理记录,本节课程的高效时间是为13分钟,主要集中在地图的落实,课堂的回答,部分小组讨论,对精美图片的关注等教学过程。13分钟基本上是初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极限,但是这13分钟的内容并不全是本节课的的重点难点,顿感“前路多艰”。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版图的绘制,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优美的板图板画和精心的布局,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进而更好的配合教师。
同时板图板画的训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坚持不懈;地理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介入而丢弃板图板画的基本功,因为课程中很多地图、很多情境如果能用板图板画的形式快速表达, 将会对教学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手绘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目前我都能做到1分钟,只是在精确度上要多加练习。希望自己能够在板图板画上在下功夫,将初中阶段的重要地图不断的进行绘制练习。
三、个性的教、个性的学
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教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学生要有自己的学法。年轻老师的朝气就是上课的最大优势,在课程的语言上应该具有对知识的“惊叹性”;对活动的“煽动性”;对整体气氛的“把控性”;同时注意学生学习的“时效性”;引导学生的“关注点”;辅助学生的“落实性”。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发挥学生的优势创造条件;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进行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了促使学生“个性的学”,个性化的评价自然不可缺少。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点评,用鼓励性的语言、动作、神情、文字来坚定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并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也是学生彰显个性的地方,评价性的语言如果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那么学生一定会以兴奋、快乐充满动力的状态走入课堂。当然学生的个性必须对自身发展、对课堂进程有益的。
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们走在路上不会停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渴望学习的孩子;更因为我们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课标解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