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课件 16 次下载
- 专题03 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上)-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课件 16 次下载
- 专题04 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下)-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课件 16 次下载
- 专题05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统一 —辽宋夏金元(916年~1368年)-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课件 16 次下载
- 专题06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明清-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课件 19 次下载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展开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中华文明的基础逐步奠定。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构成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
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距今1万年)
原始人群(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中国境内已知最原始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直立行走但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
生产力水平低,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的状况。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4000年)
使用陶器:汲水灌溉(新石器时代晚期,坯车制坯)
原始农业:大约一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最早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筑屋定居: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从最初搭建临时的窝棚,演变为长期的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农业出现的意义: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4000)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城邑、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出现,表明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聚落,并凌驾于其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特征: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课堂探究】以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例,父系氏族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摘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文明产生的标志:城市、阶级、文字、国家
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耕作方式:距今约1万年前,刀耕火种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石器锄耕 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犁耕
纺织工具: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
民居: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村落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遗址“华夏第一村”) 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城市遗址,(长江中游石家河城遗址)
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行成了“路”。人类转向定居生活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完成了对马的驯化,包括中国黄河流域在内多个地区也较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新石器时代,人们刳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
(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最根本特征:第一点是按地区划分国民; 第二点是产生了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凌驾于国民之上,被全体社会成员公认并普遍尊奉的权力。
早期国家:尚未发展到纯以地域组织为基础而体现为地缘与血缘特征相结合国家形态的初始国家。
(二)早期国家:1.邦国时代(满天星斗)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开始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开始从部落走向国家。
龙山文化时代在广袤的的黄河、长江城址林立,出现了一个众多相对独立的部族并存且相互竞争的阶段,这些小的政治实体或社会组织被称为“万邦”,属于“小国寡民”的社会组织。已经具有早期国家的雏形。中华文明由此进入到一个满天星斗的“邦国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众多的文化遗存,可在实物形态上证实贫富分化、不平等现象的产生。以及从部落向国家演变的过程,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有着重要价值,而这种部落联盟时代的分散格局,在奴隶制国家诞生后仍具有相当的影响。
夏、商、周三代在政治继承制度和国家的政治构筑形态方面,都经历了由村落社会过渡到国家社会的时期。通过观察左图可以发现,三代之间的关系,并不似后世王朝的前后继替。夏、商、周应是自黄帝下来一直平行存在的三个政治集团,他们之间的更替,只是代表对统治中心的占据和势力强弱的浮沉而已。但是三代在文化方面,夏、商、周的氏族来源固然不一,宗庙各异,但均发展出城邑式的宗族统治机构,君王的继承制度也有基本上的类似。而且在物质文化方面,基本特点也是一致的。比如,都以农耕为主要生业,都以土葬为主要埋葬方式,陶器都以灰色印纹陶为特征。这些足以表明中国文化在其早期即产生了自身的凝聚力,可谓“寻其本则一脉相承”。
(二)早期国家:2.王国时代(月明星稀)
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根据对考古遗址的挖掘分析,由于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红山、大汶口、良渚、石家河,这几个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都在距今四千多年几乎同时衰落。在沿海区域文化衰落的时候,稳定的黄河一带却是一枝独秀。中原地区成为各区域文化汇聚交流的中心,而其中的代表就是河南洛阳的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区域不仅内向吸收了周边文化区域的文明成果,并且通过河西走廊的连接,吸收了中亚、西亚的文化成分,引进两河流域的麦类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的多样性;尤为重要的是,二里头文化还掌握了青铜的冶铸技术,二里头文化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青铜文化。
中央的阴影部分为二里头遗址的直接控制区域即畿内。其周围分布着二里头文化间接控制区域即畿外。畿外与其他区域群体即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的领域相邻。
经过多元融合的二里头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据考古学家推测,当时二里头都城人口至少在两万以上,而与二里头同期的普通聚落一般人口不会超过一千。与此同时,二里头内部的阶级分化进一步加剧,尊卑贵贱之分的等级制度已经形成,王权体制不断膨胀发展。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认为:距今3700-3600年这个阶段,在整个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对的中心。这个现象发生的年代,是在商王朝之前,它的区域又是在伊洛河流域。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文献,非常一致地记载夏人是主要活动在这个区域的,从时间、空间、规模,从它对全国的影响力来看,这些现象就是一个王朝的气象。和文献的记载对照,二里头文化最有可能就是夏王朝的遗存。
为什么说二里头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而不是部落呢?
没有内证性的文字材料可以确认二里头文化就是夏王朝。
按《尚书・尧典》《史记・夏本纪》等古代文献记载,在帝尧统治时期发生了一次大的洪水灾难。滔天洪水泛滥,淹没地域广大,经历的时间很长(有人计算达二十二年之久),一些学者将这一时期发生的大洪水,看作不同地域原本高度发展的古代文化,在即将迈进文明门槛时刻突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舜委派禹治理洪水,大禹治水十三年,最后终于平息了水患。
在禹治水的过程中,治理如此巨大的洪水远非单个氏族可以完成,大禹治水成功应当是不同地域的氏族部落联合起来,共同与水患作斗争的结果。这种超越原始社会氏族血缘关系和地缘政治的联合是国家产生的前提。禹因治水有功而声望大增,博得了众多部落首领的拥护,继舜之后成为联盟首领,拥有召集诸侯会盟和掌握军队、刑法等公共权力,最终建立了夏王朝。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在治水过程中由“社会公仆”转换为“社会主人”,在履行公职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及其家族的权威,治水成功使他获得拥戴,由此掌握了公共权力。他死后传位给儿子启,开创了以“家天下”为特征的世袭制。 “家天下”是我国古代一以贯之的一项最根本的国家制度。整个国家尊奉一个家族为最高统治者,这个家族也以“天下”即整个国家为自己一家私有,将统治权作为家族的私有财产世代传袭下去,这在古代世界不是普遍现象。
①“家天下”的建立与宗法制的起源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14世17王,其中两次是弟继兄位,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其余都是子继父位。自夏王以下,各级奴隶主贵族都以世袭的方式传继权力与财富,这种世袭统治权的确立可以说与宗法制度的形成互为因果。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它的具体内容在有关西周、春秋社会情况的文献记载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但其起源则可追溯到夏乃至更远的时代。
夏代直接从原始氏族社会演进而来,原始氏族与夏代的氏族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作为夏代方国部落的大量氏族,与夏王朝之间存在着封建的关系,经过封建之后的方国部落,便在社会组织上成为以夏王朝为盟主的方国联盟的成员。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夏王朝在分封的同时,也大量灭掉了一些方国,并且所灭掉的氏族数量相当之多。
《吕氏春秋・用民》载“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
经过分封的氏族成为夏王朝统治的基础,许多氏族担负着夏王朝所委派的任务。
如羲氏、和氏为夏观测天象以制定历法;周族的先祖曾为夏的农官以主持稼穑之事;封父是专门为夏制作良弓的部落;夏朝车正奚仲为善于造车的氏族首领;商族的首领冥为夏的水官而担负治水事宜。
夏代的封建不仅具有政治方面的内容,还标志着夏王朝与方国部落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即方国部落要向夏王朝交纳一定的贡。夏代的赋税制度“贡",虽然其间没有太多的强制成分,是由民众自动地将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交给贵族,但贡法毕竟作为新的赋税制度出现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夏代的氏族封建制对其后的商、西周两代的社会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
《左传》记载,夏有《禹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君主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人代替了夏后氏,建立了商朝。关于商代的前半段历史,后人也只能从传说和考古材料中获得一点模糊的知识;在商代的后半段,他们的首都已经搬到今天的安阳。因为殷墟的考古工作,使得后人掌握了相当清楚的知识,能够重建商王国的情形。
龟甲兽骨—甲骨文
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商代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近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大事必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10万多片,所及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2000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ト辞中有日食、月食的记录,表明当时已有比较完善的天文历法知识。有的学者根据甲骨卜辞,复原了《殷历谱》,知道当时把一年分为12个月。商朝还有大月、小月之分,小月29日,大月30日。 甲骨文之所以称为ト辞,就表明它与宗教信仰有关。甲骨ト辞有祈祷仪式祭祀仪式的记录,反映了当时人的观念,自然天象与超自然的神灵有关,这种神灵对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具有影响乃至控制力量。“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也就是说,他们优先处理与鬼神的关系,而后处理人际关系。
到商朝,夏历改进为殷历。干支纪年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出土兽型觥
江西省新干大墓双尾铜虎
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到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汉江,北至燕山。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商王在统治过程中,也不断设法加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这其中最为有效办法就是利用神权来加强王权。商人尊神事鬼,宗教观念十分强烈,占ト、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活动。商人所崇拜的诸神中,帝或上帝是至上神,他支配自然界,主宰人类吉凶祸福,决定战争胜负、政权兴衰。此外,还有日、月、风、雨、山、川、土、地等神。商王时常祭祀自己的祖先,不惜耗费大量物资,宰杀或沉埋牛、羊、马、鸡、豚等。商王依靠占ト,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神的意志,以利推行。到后来,商王的头衔上也有了帝的称号,反映商王想直接成为神以加强统治的企图。——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商代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商王的权力较之前代进一步强化。商王朝信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理念,视宗教信仰为治国之头等大事,故而使整个商代社会充满浓郁的宗教气息。商王受命于天,死后又回到上帝左右,因而可以获得和上帝相仿的某些权力,所以祭祀请命的对象包括上帝与祖先。商代盛行占ト,凡事大至祭祀、征伐、天时、年成、田猎,小至私人疾病、生育,无一不求神问ト,以定凶吉与行止。人同鬼神之间的交往已成为一项专职,掌管占ト事宜的ト官为巫、史及ト辞中的贞人。据统计,在所有与祭祀相关的ト辞中,祭祀祖先神的内容有一万五千多条,远远超过了祭祀自然神和上帝的数量。这种对祖先神的格外敬重,实际上是在向世人暗示,商王的身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与夏朝以子继父的办法不同,商朝以“兄终弟及”为原则,商朝曾有多次王位传弟的记载。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但传末弟之子或是长兄之子,似乎没有定制,就商王的系谱看来,多数是传末弟之子。不过也有不少例外,因此时常有堂兄弟争位的事发生,而造成王室的大乱。但到商朝后期,这种继位方法便有所改革,虽然仍用“兄终弟及”的办法,但继位只限嫡长子。因嫡长子只有一人,无法兄弟相传,于是以立后为补救办法。一个王可以立几个后,她们所生的长子都是嫡长子都具有继位的资格。
同夏朝相比,商朝职官制度已趋向系统化。除了文献记载外,甲骨ト辞和铜器铭文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商朝,内服、外服的职官制度也有所不同。 内服设有百官,称为百辟。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事务官、武职官等几类,内服官员由商王直接任免,其中,中央官僚享有世袭特权。 外服包括商王亲属的受封地和被征服部落的臣服地区。《尚书・酒诰》说:“越在外服,候、甸、男、卫、邦伯”,这里的候、甸、男、卫、邦伯都是外服的重要统治者。侯、伯在甲骨文中都有出现,是那些地方诸侯国的君长,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这些侯伯都要定期向商王贡献和奉命参加征伐活动,有的还到中央朝廷来任职。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派王族的亲信“诸子”“诸妇”去地方监督当地的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商王朝为了加强对方国的控制,还让方国的首领入朝做官,像对待其他中央官员那样对待他们,对他们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总体来说,商代的职官是比较完备的,数量也比夏代庞大得多。不过,由于存在这种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是相当松散的,周边诸侯对商王时服时叛,这与西周完全不同。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最后一个王纣,昏庸无道,引起共愤。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 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书·牧誓》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
积极:①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周天子对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消极: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以后 的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羊传》(隐公元年)
宗法制的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由于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各级大小宗宗子往往可以继承爵位和官职,管理族众和人民。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由世袭贵族组成,所以也称世族。所谓的“世卿世禄”,是指这些世族所享有的卿的地位是世袭的,因此其被封赏的田土、家臣、俸禄等也是世袭的。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武王灭商以后,周人没有为胜利冲昏了头,《尚书》中的几篇周初文献,处处都在检讨这一历史发展的原因。最后,周人将商人的失国,归咎于商人德行的败坏从而失掉天命,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收纳逃亡……这些罪名是否完全属实?以及是否足以拉垮一个强大的王国?都还有讨论的余地。然而,周人提出的“天命”观念,可以引中为两点:第一,统治者的治国必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第二,超越秩序的力量,亦即上天,对于人间秩序,有监督与裁判的权力。这些观点,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突破。某一政权的合法性,是基于道德性的价值判断,而上天有裁判权,这种观点摆脱了宗神与族神的局限,转化为具有普世意义的超越力量!统治者承受天命,即须负起天命赈予的道德责任,而上天只以道德的要求,裁決统治老是实否称职。这种政治理想,很难在现实的社会中完全实现;但是,正由于有此理想,人间秩序的境界得以提升!周人悬此理想,可谓中国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不像别处以神意喜怒为标准的文化,要经过长时同的演变才能发展到这步。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原”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混合,终于熔铸为一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各地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共存,又逐渐趋于一体(多元一体)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国人:居住在封国城市之内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
②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对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决定青铜器功用的铜与锡的配置比例。——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
“中国” 二字最早的记载出自哪里?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铭文说的是周武王灭商后营建东都之事,“宅兹中国”的“中国”可能指的是常被称为“天之中”的洛阳……“宅”字既有“定居”的意为,也让人联想起今天流行语中的“宅”意思似乎是“墨守”……——葛兆光《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左传》记载夏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夏商时期,君主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大约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国家建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汉字发展成熟。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相当高。西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礼制的发展与完善。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推广,青铜制造业逐渐衰落。考古学家在中国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
中国古代《周礼》中就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中国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
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至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城郭门数、道路宽狭、宫室种类、市场分布都有规定。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cài)邑,各有定制。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
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周时期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夏商周早期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
(1)制度传承与创新:夏朝建立,开启王位世袭制,商周延续;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于商朝,盛行于西周。西周时期,分封制与血缘关系所维持的宗法制紧密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共同构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权力机构。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2)神权色彩浓厚:夏商周时期,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相继文明传承、延续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血缘贵族政治的特点,但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地方是相对分权的贵族政治。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孔子所著《春秋》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主要的大国包括: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特征: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 (1)政治:诸侯争霸,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变法运动的兴起,贵族分权体制向官僚体制过渡,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过渡,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2)经济:耕作方式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小农经济。手工业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 (3)文化: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学术领域异常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艺术取得重要成就,出现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4)民族: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加强,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
政治大动荡:王室衰微 列国纷争
材料一: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孟子·告子》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背景: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 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
战国: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材料三: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
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 ”逐渐推广。水利灌溉: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 ,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土地制度:由土地国有制向 转变。 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类型: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问题:土地兼并。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农业经营:由集体耕作向 转变。
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④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经营方式、生产组织形式)
影响: ①政治上:是秦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形成的根源,而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 ②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③科技文化: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④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同时也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孔子和老子分别为儒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文化大繁荣:学术下移 百家争鸣
(1)背景: ①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了一些思想流派(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3)特点:学术自由;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4)核心:以救世为己任(5)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6)影响: 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②各家相互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基础 法家: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③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
民族大融合:民族交融 华夏认同
影响: ①战国之后,内迁民族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 ②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比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华夏”。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促进民族融合
战国初年,诸夏和蛮夷的界限还分得很严,到战国中后期,这种区分越来越模糊,因为大家有了共认的始祖。为什么这时出现了共同始祖?因为兼并战争把无数部族合并到一起,制造祖先同源的神话有利于接受统一的现实,而实际表现为华夏认同。华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中原部族与周边部族不断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统一的整体。统一既需要民族认同,又要打破地域观念。禹被神化的过程中成为共同始祖。 据顾颉刚先生考证,禹治水的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商颂》,《诗经》是春秋时代的作品,提到禹只有简单几句。战国时,《尚书•禹贡》说禹的贡献不仅治水,还划分了“九州”和“五服”。“九州”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地理区域(还有别的说法)。按照“五服”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的划分,想象中的“回”字形大地是五千里的方圆,核心的三服之地是华夏族的空间,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在华夏四周。这就借助禹的传说扩大了诸夏的地域观念,顺应了统一的趋势,禹也就成为大家的共同始祖。而后传说经久不衰,禹的活动范围也不断被扩大,现在浙江绍兴的禹陵就是明证。
尧和舜的传说出现在春秋末年,也就是说,先有禹,后有尧、舜。《论语》中两次连称尧、舜,一次连称舜、禹,又接连赞美尧、舜、禹。但是,尧、舜、禹之间是什么关系,孔子没说,只推崇他们是道德高尚的古王。战国时,尧、舜、禹的传说愈加丰富。尧、舜传说的出现在禹之后,黄帝则出现在尧、舜之后。最早的记载是秦灵公祭黄帝,时间在公元前424年左右。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成为炎帝则是在黄帝的地位确立之后。五帝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传说,三皇的时代更早,有关传说出现的时间却更晚。司马迁所记炎黄谱系说明战国以来人们的想象力愈加丰富,同源共祖的观念越来越坚实,辈分并不重要。南方的越人本来与诸夏没有丝毫关系,在他的笔下也成为禹的子孙。秦国、赵国、齐国的始祖也都与颛顼拉上了血缘关系。黄帝不仅成为夏、商、周三代的远祖,也是中原以外被同化的外族的祖先;他不仅是多民族的共同始祖和人神,还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春秋时期,由于中原各国的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在频繁交往中,这些周边部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进入战国之后,周边的戎狄蛮夷不断融进华夏族,华夏族不断扩大,更加稳定。炎黄传说的形成和对炎黄的崇拜,反映了华夏认同,华夏认同也就使文化认同。
社会大变革:变法运动 社会转型
(1)背景: ①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提高; 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 ②政治:各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 ③文化:私学兴起,法家思想为改革家提供理论武器。 ④民族: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2)目的:富国强兵。(3)表现:①春秋时期:
(3)表现:②战国时期: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县制,君主任免
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
加强了户籍管理有利于增加赋税
时间最长涉面最广最为彻底最为显著
(1)原因: 生产力发展、旧的政治秩序崩溃、各国适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个体意识逐渐觉醒。(2)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邻国的官员叔向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仪。这是最早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孟子虽然说“仁者无敌”,实际上却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相反,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王赢政读过韩非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是指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每家每户在耕作之余,还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自先秦以来,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运河是人公开凿的河流。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战国时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官学与私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其他诸子的思想也各有特色。
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阶段特征,一原始社会,饲养家畜,手工业,甲骨文,青铜器,分封制,宗法制,家国同构,礼乐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中古时期的世界-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13 中古时期的世界-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网络架构,阶段特征历史线索,西欧的封建化,教皇国,工商业中心,联系教材内容,幕藩体制,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内外交通不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走向整体的世界-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14 走向整体的世界-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知识框架网络架构,阶段特征历史线索,知识纵横史论共识,对黄金的狂热追求,传播基督教,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