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案
展开(一)课标要求
(二)设计思想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物质、感兴趣的事情上出发。课前,先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碱面的物理性质,再通过网络来了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将用途会整理归纳,能通过网上对碳酸钠的了解,利用家里的一些物质做一些有关碳酸钠化学性质的实验并拍成视屏。课堂上,利用学生们提供的视屏和整理好的资料如PPT来让学生们分析、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思考。
创设条件,利用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手机等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便师生互动,将学生做的实验拍照上传至屏幕供学生展示交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记录。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获得纯碱的性质,然手通过实验来验证纯碱的性质。使学生在实例中获取信息;在实验中验证涉及的纯碱的化学性质;在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中取长补短,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动手实验、会描述实验现象并获得准确实验的结论。能用所学的知识来了解纯碱一些用途的原理。
设计原则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和认识纯碱的性质,感受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
3、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材分析
(一)相关内容在教科书体系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纯碱的性质》是鲁教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三节《海水“制碱”》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编写的意图是: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取资源,然后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且学生较为熟悉的盐类物质。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并掌握纯碱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认知能力分析
初三学生大多数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希望通过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重点在帮助学生形成研究物质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本节教学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已有经验分析
学生们在本册书的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中了解到了碳酸钠的一些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在本节课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和书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上具备一定的能力,并且在之前学习过程中做过探究酸、碱性质的实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和归纳碳酸钠的化学性质,需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教学过程中还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资料等来引出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会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实验现象。
2、了解纯碱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拍的自主实验视屏、除杂、硬水软化等实例,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来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纯碱的化学性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
2、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阅纯碱的用途,并将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上网对纯碱的了解,利用家里的物质做一些有关纯碱的化学小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3、通过学生课前对家里碱面物理性质的观察来了解纯碱的物理性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和认识纯碱的物理性质,感受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并获得正确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和课堂上对纯碱性质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兴趣,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逐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纯碱溶液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原因的理解。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与工具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2、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3、《纯碱的性质》希沃课件,希沃授课助手,班级优化大师
4、《纯碱的性质》导学案
5、仪器:试管、药匙、单孔橡胶塞、导气管
药品:碳酸钠固体、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标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的化合物
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七、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新课
环节二:纯碱的物理性质
活动一:通过课前对家里碱面的物理性质的观察,在课堂上描述纯碱的物理性
环节三:纯碱的化学性质
活动二:观看学生自主实验的视屏,思考视频中“小船”向前运动的原理
活动三:采用“坐庄法”,实验验证Na2CO3能与稀HCl的反应
活动四:解决除去NaOH溶液混有的Ca(OH)2的问题
活动五:采用“坐庄法”,实验验证Na2CO3能与Ca(OH)2反应
活动六:采用“坐庄法”,实验验证Na2CO3能与CaCl2反应
活动七:思考Na2CO3能使硬水软化的原理
活动八:观看学生自拍的自主实验视屏,思考菜汁为什么会变色
活动九:采用“坐庄法”,实验验证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环节四:纯碱的用途
活动十:学生分享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纯碱的用途”
环节五:课堂知识检测
活动十一:观看学生自拍的自主实验视屏,解释瓶子吹气球和蜡烛熄灭的原理
环节六:课堂总结
活动十二: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课前观察熟悉的物质(碱面)物理性质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先来认识纯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在课前就想通过网上查阅来了解碳酸钠并能利用家里的物质做一些有关碳酸钠的化学小实验,也为学生网上搜集整理纯碱的用途带来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有很多学生做了一些关于碳酸钠的化学小实验。这为我上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课堂上我用这些素材不仅引起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美,想去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生活中见到的物质。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先通过一些实例引出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这会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探究欲、为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碳酸钠的性质明确了方向、激起了兴趣。所以学生们在做实验室会更用心的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和注意生成了什么物质。在通过让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使每位同学在这堂课上都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积极主动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为学生学好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习题练习源于学生自拍的自主实验视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这节课带给我的感受是: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多借助生活中一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实例尤其是学生自主的生活小实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让化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提问:纯碱大家熟悉吗?
提问:那是因为厨房里什么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它?
回答:熟悉
回答:碱面(或苏打)
直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物质入手,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课前让学生观察家里碱面的物理性质。
提问:碱面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
课前观察家里碱面的物理性质。
课堂上回答碱面的物理性质。
希沃白板展示纯碱的物理性质和纯碱的图片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和认识纯碱的物理性质,感受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提问:“小船”为什么会向前运动
观看九(2)班的张翻丽和王文瞻课前自拍的、自己制作的自主实验“奔跑吧,小船”视频,思考并回答“小船”向前运动的原理
用希沃白板的超链接功能链接视频
学生利用DV录像设备录制视频。用“剪辑师”制作视频
激发学生对纯碱化学性质的探究欲,引出碳酸钠与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给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步骤和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实施要领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用点名器随机选出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纯碱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借助视频让学生知道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检验方法
5、让学生思考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现象是否会相同?
6、用点名器随机选出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纯碱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完成实验
展示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写出化学方程式
4、观看视屏
5、回答并解释
6、写出化学方程式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用班级优化大师中的点名器抽取学生
使用希沃白板的书写功能
用希沃白板的超链接功能链接视频
合作交流,动手实验,体验碳酸钠与酸反应并产生CO2气体。会写碳酸钠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充分交流,大胆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完善自己的结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提问:如何除去NaOH溶液混有的Ca(OH)2?
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桌讨论,最后在导学案上完成此问题
展示、分享、交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用希沃白板展示问题。学生借助希沃的视频投放工具,展示自己的导学案。
分析推理,培养学生逻辑的思维,引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大胆交流,勇于分享自己的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1、给出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步骤
2、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3、用点名器随机选出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提问:学生还有疑问吗?
5、提问:确实用的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吗?
6、提问:那为什么会没有现象呢?
7、让该同学取少量该氢氧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8、将现象拍照投放在白板上,并让学生思考溶液呈红色说明了什么?
9、提问:为什么该瓶强氧化钙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看不到白色沉淀呢?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完成实验
2、展示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3、写出化学方程式
4、回答:没有任何现象
5、回答:是
6、认为全部变质
7、该同学操作实验
8、回答:说明溶液里仍有氢氧化钙
9、思考并回答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使用希沃白板的书写功能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用班级优化大师给回答该问题的学生加分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勇于分享、表达并能得出准确实验现象和结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记忆
会写和记住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给出硬水软化的相关信息
提问:什么是软水,什么是硬水?
碳酸钠为什么能使硬水软化?
给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实验步骤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6、用点名器随机选出学生在白板上写出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阅读材料
2、回答问题
3、思考并回答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完成实验
5、展示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6、写出化学方程式
用希沃白板展示问题。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使用希沃白板的书写功能
分析推理,培养学生逻辑的思维,引出碳酸钠与氯氧化钙的反应。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勇于分享、表达并能得出准确实验现象和结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记忆
会写和记住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提问:碳酸钠为什么能使硬水软化?
思考并回答
学生可能在没做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之前,并不清楚碳酸钠能使硬水软化的原理,通过实验知道碳酸钠这一性质,再来回答次问题,能学以致用并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提问:菜汁为什么会变色?
提问:碳酸钠所属物质类别是盐不是碱,碳酸钠溶液到底呈不呈碱性,用什么鉴别?
课前通过上网了解碳酸钠,利用家里的一些物质做一些有关碳酸钠的化学小实验,录制并将视频发给老师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回答
上网搜索,学生利用DV录像设备录制视频。用“爱剪辑”制作视频
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1、给出实验步骤
2、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提问:由此得到的碳酸钠溶液呈什么性?
4、回顾通过这几个实验,我们都学习了碳酸钠的哪些化学性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坐庄法完成实验
展示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回答
在3分钟内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整理在导学案上
用希沃授课软件将实验现象拍照并上传至大屏幕
使用班级优化大师里的计时器工具
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和交流能力
让学生勇于分享、表达并能得出准确实验现象和结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记忆
回顾并归纳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请韩雨轩同学分享她查阅的资料,与此同时,其他学生边听取边完成导学案上纯碱性质与用途的连线题
2、找学生在白板上上完成此题
课前上网搜集纯碱的用途,并归纳整理出来上交
韩雨轩展示、分享她搜集的资料,其他同学完成此题
完成此题
网上搜集资料,利用wrd或PPT呈现整理的资料
希沃白板超链接PPT
希沃白板课堂活动工具的使用
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答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提问:瓶子吹气球的原理、蜡烛熄灭的原因?
1、课前通过上网了解碳酸钠,利用家里的一些物质做一些有关碳酸钠的化学小实验,录制并将视频发给老师
2、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上网搜索,学生利用DV录像设备录制视频。用“爱剪辑”制作视频
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布置任务: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用思维导图逐步呈现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回顾
跟随老师逐步建立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图
使用希沃白板思维导图工具
为学生建立本节课知识框架图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德育融合点,评价任务设计,主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主问题处理过程,成果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情境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