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与技能:
1.能辨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能说出各类型的基本特征;
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能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认识陆地地形,并会辨识陆地地形;
2.能绘制地形图,辨识并说出五种陆地地形的地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并使其养成细心、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认识局部地形的丰富性,热爱自然,逐步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认识五种陆地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高线地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课件播放地球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图片并进行适当讲解。
提问:同学们,看完刚才老师所放的几张图片后,有什么感觉呀?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地球表面并不是完全平坦,而是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呀?
没错,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地球表面陆地的类型,简称地形。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地形的类型
地形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地说,就是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拥有多种多样的地形,那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些地形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要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我们首先要知道并理解几个概念。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提问]海拔与相对高度主要区别是什么?(海拔永远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
③等高线概念及其特点:
教师出示等高线地形模型并指图讲解,学生观察,初步认识等高线。
等高线是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地形的起伏的图。
等高线的特点为:
(1)均为闭合曲线;
(2)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3)等高距全图一致;
(4)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坡度呈垂直状态便是陡崖;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
3.认识五种等高线地形图
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便于登山。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易发源河流。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陡崖: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便于修建水库。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确定山的高度;
第二步,根据山的高度确定等高距;
第三步,根据等高距将山分成若干个平行的平面;
第四步,把每个面利用正投影把投影线的边缘画成闭合的曲线。
然后,让学生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练习。
(三)课堂练习(5分钟)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甲处是_______,丙处是_______,A处是_______,B处是_______,C处是_______。
2.若在丙地修建一个水库坝址应选在什么地方?
3.乙处与丁处相比,相对来说在哪发展农业要好?在哪发展果林业要好?
A
B
C
(四)课堂小结(7分钟)
地形的类型;
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等高线概念及其特点;
认识五种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步骤。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书本的练习及作业本上的相关习题地形
种类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地形
特征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米以上,有明显起伏
海拔500米以上,顶面面积大,且起伏小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100米以下,地表起伏小
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小
周围被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节 升华与凝华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图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泥石流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泥石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自由发表,导入再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内部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