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中的三角形,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练一练,生活中的数学,学以致用,想一想,考考你,思考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那么,怎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如图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做“△ABC”读做“三角形ABC”
记作: ABC
三角形的顶点:A、B、C
三角形的边:BC、AC、AB
三角形的内角: A、 B、 C
1、小强用三根火柴组成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的概念是( )
此时图中有几个三角形?
为什么有行人斜穿人行横道?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三角形的 任何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若任两线段之和大于第三线段
则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中秋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说明你的理由。
长度为6cm, 4cm, 3cm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6+4>3 6+3>4 4+3>6 ∴能组成三角形
这样判断需要三个条件,你一定希望有更好的判断方法吧.想想看!
解: ∵最长线段是6cm 4+3>6 ∴能组成三角形
(2)比较大小:较短两边之和与最长线段的大小
(3)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1)a=2.5cm, b=3cm, c=5cm.(2)e=6cm, f=6cm, g=12cm.
解(1)∵ 最长线段是c=5cm,
a+b=2.5+3=5.5(cm)
∴ a+b>c.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
(2)∵ 最长线段是g=12cm,
e+f=6+6=12(cm)
∴ e+f=g.线段e,f,g不能组成三角形。
由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为什么?(1)a = 1 cm, b = 2 cm, c = 3.5 cm;
(2)a = 4 cm, b = 5cm, c = 9cm;
(3)a = 6 cm, b = 8cm, c = 13cm;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已有两根长分别为1m和1.5m的铁条,需要再找一根铁条,把它们首尾相接焊在一起. 小红拿来的铁条长2.2m, 小明拿来的铁条长0.4m, 这两根铁条合适吗?
长度为多少的铁条才合适?
小刚想做一个三角形的零件,现手头上40cm、90cm长的铁条,想去商店里再买一根
三角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在 ABC中,AB=7 BC=3,并且AC为奇数,那么 ABC的周长为________。
现有木棒4根,长度分别为12, 10, 8, 4, 选其中3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角平分线的定义,用量角器或折纸的方法,∠BAD∠CA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AEB,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线,1BEEC,三角形的高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评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不在同一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三角形定义,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的有关概念,△ACE,∠DAC,△AD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说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活动一,小试牛刀,实验几何,论证几何,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