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第二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五四制)第二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溶液1概念,练一练,CuSO4,H2SO4,C2H5OH,二硫化碳,HCl,ZnCl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逐步形成知识体系。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分析、综合和理解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2.体验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
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关系、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碘酒的全名叫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水,往往省去不写出或不读出,例如:硫酸的水溶液,常称为硫酸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确定。 可简化为:固、液混合,固为质;气、液混合,气为质;液、液混合,少为质;若有水在,水为剂;混合有变,新为质。◆溶液里的溶质可以有多种,例如:澄清的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溶质。
3.特征 均一性:各部分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溶剂量)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②溶液质量等于实际溶解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但体积不等于二者之和。
③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
注意: ①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Cu2+溶液是蓝色,Fe2+溶液是浅绿色,Fe3+溶液是黄色,MnO4-溶液是紫色。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②溶质一定是固体③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相同④75%的医用酒精,溶剂是酒精⑤任何条件下溶液都是稳定的⑥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⑦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种一定是溶质⑧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速度较快⑨将mg氯化钠放入n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m+n)g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 溶质 溶剂(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6)盐酸 (7)CO2溶于水的溶液(8)锌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
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时的能量变化1.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2.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不变;3.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冰凉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熟石灰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不溶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液体分层。 洗涤剂(如:洗洁精,肥皂等)具有乳化功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随水一起流走。 悬浊液:小固体分散(不溶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固体下沉。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溶剂质量和溶质。
注意:浓溶液和稀溶液只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 。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条件下这种溶质的 饱和 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有没有关系?
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但是对于同一温度、同一溶质来说,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
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2.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中加入下列某物质后,U形管中原来相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可能是(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3.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B.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
4.有下列物质:①水;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水;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静置过滤所得的液体;⑥锌溶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 。
Ca(OH)2 ,Ca(OH)2,ZnSO4
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在水里的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S)(1)概念的理解:
抓四点: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②标准:100克溶剂 ③状态:饱和状态 ④单位:克
(4)表示方法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溶解度曲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图)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如KNO3;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如Ca(OH)2;
3、气体的溶解度 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1.下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2) 时,b、a、c三者溶解度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a、b、c三种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的是 。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②20℃时,100克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26.5克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6.5克。③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1.6克KNO3,而200克水最多能溶解63.2克KNO3,因此,KNO3的溶解度随溶剂质量增大而增大。④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0克NaCl,因此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⑤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⑥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达到饱和状态,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克。A.①②④ B.②⑥ C.③④⑤⑥ D.⑤⑥
3.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把20克NaCl投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
5.观察下图,有一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液面上漂浮有一木块,烧杯底有少量该液体所含溶质的未溶物,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液体是Ca(OH)2溶液,杯底是未溶的Ca(OH)2固体,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变化? (填上升或下降,下同) (2)若该液体是KNO3溶液,杯底是未溶的KNO3固体,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化?_________
1.过滤 适用范围:固体和液体或可溶和不溶性固体。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四、混合物的分离——物理方法
2.结晶①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所有固态溶质,还常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体。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常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获得硝酸钾晶体。注意:①结晶后往往还需过滤来取得这些晶体。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③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转移。
2.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离的混合物是( )A.石灰石和食盐 B.水和酒精C.硝酸钾和氯化钾 D.铁粉和铜粉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结晶时,停止用玻璃棒搅拌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待液体彻底蒸发后停止加热
3.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 )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再降温
五、溶液组成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ω)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有关的换算
计算依据:m(溶液)=V(溶液)×ρ(溶液)
(三)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注意:结晶水合物形成溶液时,无水部分作溶质。如:取25g蓝矾(CuSO4·5H2O)完全溶于75g水中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ω(CuSO4)=(25g×160/250)/(25g+75g)×100%=16%。
(四)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比较表
100克 不一定
一定饱和 不一定饱和
克 是比值用%表示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互算关系
故同时又有: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溶液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一,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练一练1,溶解度,g+溶解度,活动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医用药品,拓展训练,请完成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要求,做一做,算一算,氯化钠饱和溶液,g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变式公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