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精品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东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我国“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候鸟老人”主要在下列哪两个省级行政区之间迁移( )
A.北京、江苏 B.黑龙江、海南
C.新疆、河南 D.湖北、河北
4.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
下图为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是评估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 人口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加剧
C. 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
D. 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提高
6.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图示城市应( )
A. 迅速扩大城区规模,提高人口容量
B. 大力发展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
C. 拓宽改造城市道路,解决交通拥堵
D. 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分散城市职能
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回答7~8题。
7.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环境变化 B.婚姻家庭
C.农业活动 D.气候变化
8.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季向东迁移 B.夏季向西迁移
C.秋季向西迁移 D.冬季向南迁移
“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据此完成9~10题。
9.“棒棒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其原因可能是()
①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②城乡收入差距 ③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高
④农村生态环境变差 ⑤农村人地矛盾尖锐⑥独特的地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1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棒棒军”正逐步走向消失,其可能原因是
①国家户籍制度改革 ②工作环境差,收入少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
④装卸、运输机械化 ⑤城市生活成本高 ⑥劳动力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图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某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图乙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图甲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B.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人员输出
12.在图乙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与图甲所示国家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日本政府眼下最为担心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也许会沦为“幽灵国度”——其实,“幽灵城市”一词已然悄悄的成为了时下日本的流行语。目前,日本国内有约800万套空宅(住过后空置的房屋),且空宅数量仍在快速增长,预计15年后将突破2000万套的大关。另一方面,日本饮酒作乐的酒吧的数量,也由25年前的约25万家减少到了现如今的5万家左右。据此完成13~14题。
13.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家庭观念越来越强 B.经济在不断萎缩衰退
C.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D.出国工作的青壮年越来越多
14.受上述情况影响,目前日本的空宅数量在急剧增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人们大量购房保值 B.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
C.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 D.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
“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他们爬坡上坎,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下图为“1960~2020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5~16题。
15.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16.造成2000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B.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C.城市人口老龄化
D.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二、综合题
17.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京津唐地区、_____和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国由东部向西部迁移的人将会不断_______。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和_________。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7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
材料二: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9.读德国净移民人口与总人口增长图和德国失业人口与大型城市群的人口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德国1960-2010年人口增长特点及动力。
(2)分析2006年德国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的原因。
(3)阐释2009年以后,德国人口迁移及就业特点。
(2019年天津卷·节选)20.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答案】3.B 4.C
【解析】
3.根据材料所给信息推断,影响“候鸟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此我国“候鸟老人”的迁移应发生在南、北方省级行政区之间。
4.“‘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说明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夏季,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候鸟老人”向北方地区迁移;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候鸟老人”迁往南方地区。
【答案】5.C 6.D
【答案】7.C 8.D
【答案】9.B 10.C
【答案】11.B 12.B
【解析】第11题,结合图甲可知,该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人口保持负增长状态,人口老龄化问题突显,所以该国今后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取措施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第12题,读图可知,图乙中②点与图甲所示国家1995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符。
【答案】13.C 14.B
【解析】
13.导致近年来日本酒吧数量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口负增长,青年人比重下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酒吧消费人群数量下降,故C项正确。日本家庭观念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出国移民青壮年少,故ABD项错误。故选C。
14.受日本政策影响,人们大量购房保值现象已成为历史;经济衰退导致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足不会导致原来住人的房屋空置; 日本经济发达,住宅建设和城市规划水平高,老房子质量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可能性不大。随着日本老龄化,老年人离世后,房屋空置,继承人对房屋变卖转让要支付的费用高,导致房屋闲置,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B项。
【答案】15.A 16.D
【解析】第1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的“棒棒工”主要是为人们“爬坡上坎”搬运货物的,因为该地地形崎岖、坡坎众多,给人们的日常货运增加了困难,因此选A项。第16题,由图示可知“棒棒工”从业人员的年龄由青壮年逐渐转为老年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有所改善,城市对棒棒工的需求减少,因此青壮年多就业于其他行业;而在农村地区,交通状况变化较小,多是老年人在从事该行业,D项正确。
【答案】17.(1). 长三角 珠三角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 (2). 矿产资源丰富; (3). 增加 (4). 务工 经商
【答案】18.(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
(2)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于流入区影响是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2017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大规模人口流动,易造成交通拥挤问题。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容易造成就业困难等问题。对于流出区的影响是可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联系。收入增加,获取大量资金。不利影响是造成流出区的劳动力流失。
(3)解决民工流动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使劳动力人口在当地就业。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减少流动距离,减轻交通压力。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
【答案】19.(1)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人口增长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人口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为国际移民。
(2)2006年失业人口比重出现高峰,说明该年经济萧条,就业岗位减少,故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
(3)人口主要迁往大城市;就业岗位增多。
(2)2006年德国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的原因是该年经济萧条,就业岗位减少,2006年失业人口比重出现高峰,故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学科*网
(3)2009年以后,德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人口比重增加,失业人口比重下降,说明人口主要迁往大城市,就业岗位增多。
【答案】20.(3)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解析】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哪些条件”,可以归结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类似。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人口迁移》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优秀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示上海市、安徽省的曲线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