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生物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教案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947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教学设计
设计
思想
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从光合作用的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联系实际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训练学生尝试设计实验的技能,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4、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感受探究带来的快乐;
2、初步学会合作交流,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
3、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
4、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及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
重点
难点
重点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学
准备
教师:光合作用课件,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器皿,石棉网,镊子,火柴,黑纸片,曲别针,三角架等。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光合作用的资料,预习实验步骤,提出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提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
入
新
课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那么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消耗的大量有机物是从哪来的呢?它是通过绿色植物生产出来的,这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激发学习热情
打开思路
积极思考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
学
过
程
演示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健壮的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
2、为什么把天竺葵在实验前放黑暗处一昼夜?
3、只将完整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4、酒精有何作用?
5、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6、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是来鉴定什么成份?其结果说明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补充
结合教材和演示实验,积极思考,,归纳概括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健壮的天竺葵生长旺盛,可以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使得实验效果明显。
2、消耗叶内贮存的有机物,否则不知淀粉是实验中制造出来的,还是叶内原来就有的。
3、使遮光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4、酒精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起到脱色作用。
5、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是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得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是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
6、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是否生成有机物淀粉。结果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遮光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学生互相补充,完善答案。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教
学
过
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18-P119,找出光合作用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播放光合作用的课件,加以解释各个过程通过实验及概念的认识,让学生发表看法,说出光合作用的意义。
学生阅读、总结光合作用概念。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观看,思索,进一步理解概念。
学生联系实验与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
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能量转换站。
4、空气净化器。
光合用用的概念及意义
小
结
1.描述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谈收获与体会。
2.对于本实验步骤的设计你还有哪些建议?
3.教师引领学生再一次审视实验题目,体会光合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绿叶、光、有机物。
作
业
处理课堂练习
大小练习册及实验报告册相关内容
板
书
设
计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光合作用实验步骤:
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
2、结论:
(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意义:
(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能量转换站。
(4)空气净化器。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优质课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