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3951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学设计,共2页。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汪家伟1.课标呈现(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建议: 开展辩论活动。例如,围绕“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组织辩论。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节,主要培养学生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聚落与环境”的教学环节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使学生们懂得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 星球版中图版人教版粤教版旧星球聚落七上第五章第三节八上第三章第三节七上第四章第三节七上第五章第三节七上第五章第三节乡村与城市城市与乡村聚落与环境乡村与城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聚落与自然环境聚落与环境 聚落与环境聚落与环境3.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的前四章主要学习了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而本章的前两节则初步认识了人文知识。本节是转入综合分析了解人文地理学习的过渡内容。聚落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明白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才会更自觉地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区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2.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3.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2.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环境对聚落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科参与意识及学习地理的兴趣,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相关材料,深入思考其中的辩证内涵。5.教学重点说出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教学难点说出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老师去哪儿第一节第四站利用创设的新情境引入新课学习;2.学习与生活有用的地理;3.多媒体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孩子兴趣过渡聚落两个汉子的释义1.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既回顾了所学的知识,又创设了新一环节的学习情境;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活动设计一1.小组活动:城市与乡村的不同之处?2.乡村与城市的居住条件辩论?1.初步训练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2初步了解知识含义学会“知识迁移”,借助四项“城乡差异”的对比分析,逐步拓展思维宽度;3..强调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过渡以合肥市为案例证明聚落是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并深受各类自然元素的影响1唤起无意注意,增强课堂多元化,加深学生学习印象;2.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4.从知识学习上升到逻辑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总结活动设计二1结合图片,独立思考A、B、C三地的发展可能?2.小组活动:四种民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自然环境背景?3再举一些民居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案例?1.通过练习第一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2.通过第二问小组活动将理解推向高潮,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实际训练,不断强调学生关注房屋形态与建筑材料对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的呼应关系;3.由人们的生活场所民居,唤起对地理学高度重视实用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认识;4.通过四幅图的地图能力强化训练以及结合生活实际的联想,最终突破重难点的教学;5第三个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阅读的好习惯并进一步强调辩证的地理思维。过渡民居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体现,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设问引入新内容,把问题进一步推向深入。承上启下,情境过渡。活动设计三1.聚落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案例?2.聚落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有利案例?1.提升学科素养,构建地理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2.不断通过乡土案例的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形成热爱家乡的价值情操。结尾人地和谐,天人合一1.提升尊重自然环境的情感价值课堂小结板书设计1.通过揭示逻辑,理清知识框架,便于课后知识点背记理解巩固。2.本课程为了教学的连贯与衔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一部分内容的编排顺序。因而板书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与课本关联。3.左框中侧板书为简易版,方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课前预习案”中有详细的板书。作业设计课前《基础训练》本节第一面填图。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理清主干知识与逻辑框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深度认知地理两大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会文字内容与图形内容的相互转化。课后1.《基础训练》5.3《聚落》2.完成《合肥地区的文化遗存调查表》1.让学生品味可持续发展的魅力,构建开放而和谐的地理课程。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散的思维能力,再次升华可持续发展观与爱国主义教育。3.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有用的地理!4.为下节课做好必要准备。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