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毕昇,转轮排字法王祯,铜活字印刷,隋唐时期,元朝中期,发展历程,沈括《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的意义,活字印刷术的传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比较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1)雕版印刷:刻板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省时省力又经济。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变“死”为“活”;省工、省料、省时。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新航路的开辟,往往带来殖民的血腥镇压,火药枪成为欧洲殖民者主要的镇压武器。
想一想: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往角度分析)
(1)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对外交往:在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1)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史料研读“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想一想: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宋代的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和开明的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评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2流程,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3不断发展,活字印刷术外传,世纪传入朝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说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史与现在的对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图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新授,回顾新知,当堂练习,能力提升,发达的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的科技,小组探究,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发展,指南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