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凤阳东北,正蓝旗东,刘福通,起义军活动地区,朱元璋红巾军控制地区,明军北伐路线,元顺帝北逃路线,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明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2、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3、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地方;特务机构(2)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的变化4、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自有什么影响?
元末农民起义主要地点及代表人物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设五军都督府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八股取士”;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皇明祖训》 旋踵:调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 颉颃( xié háng):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及其理由。措施:废丞相、撤中书省;设立五军都督府、设六部理由:丞相多小人,专权乱政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
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d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
问题思考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史料研读 明朝大学士宋濂曾经与客人在家饮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人、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你没有骗我”。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朱元璋为什么说宋濂没有骗他? 朱元璋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
夹带 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以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
知识拓展 “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起股至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共合八股,故名曰八股文。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空洞无物的文章。
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
感受科举 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闱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意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情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
译文:学子入考时,为防作弊,要脱下鞋子,赤脚步行。文具、食品等要装在有孔的竹篮中,一眼能看透,像个讨饭的乞丐。场屋是一排排没有门的每间大约两平方米的小屋。两块木板,放平当床;抬起前面一块,可当书桌。书写时头与脚都露在外面,以便官吏巡视,一览无余。数天后考试完毕,走出考场,人已经不太清醒,像刚刚放出笼子的病鸟。等待考试成绩时,神情恍惚,幻想一旦中举,做官发财,宽宅大院,尽享富贵;又一想,如果榜上无名,还得回家过苦日子,吓得如同死去一般。此时,坐卧不宁,像是一只被捆住的猴子,难以解脱。等到成绩公布,自己落榜,简直就像是一个中毒的死苍蝇,麻木无知。沮丧、怨恨,大骂考官不公平,瞎了眼睛。愤怒至极,把文具书册用火焚烧;烧不掉的用脚踩踏;踩不碎的扔入臭水沟中。发誓从此再不参加科举考试,遁入深山,面壁弃世。今后如果再有人劝我科考,我定要举起棍棒把他赶跑。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细想,一个文人如果不考取功名,走上为官之路,总给人家当私塾教师,一辈子穷困潦倒,前途何等渺茫。于是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又像一只雏鸟,破壳而出,重读四书,再习八股,准备再进考场,一试命运。
史料研读 材料一: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思考:(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哪一选官制度?(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共同点?(3)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人才的摧残要比焚书坑儒的危害大,你是否赞同他的评论?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五军都督府
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备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郑和下西洋,共7次,和平友好,历史的追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红楼梦》,二昆曲与京剧艺术,京剧四大行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爆发,朱元璋强化皇权,改革行政机构,巩固皇权,胡惟庸案,蓝玉案,废丞相设三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