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 (六三制)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提升,学以致用,全课小结,渗透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平均分》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0-63页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分一分、比较、分类的过程,认识平均分。2.通过动手操作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含义。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大圆片3个、小圆片16个、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在美丽的大森林,有一群小动物,每年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劳动的成果(出示情境图)瞧!今年的聚会又开始了,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学生可能说: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6个竹笋;有2只大熊猫、2只小兔、2只小松鼠、3只小猴……师:大家知道这么多丰盛的食物分别是为哪些小动物准备的吗?生:松果是给松鼠准备的,萝卜是给小兔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设计意图:由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了情感与认知上的准备。]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分竹笋,认识“平均分”(1)引出问题师:这么多诱人的食物摆在桌子上,小动物们馋坏了。快看,熊猫兄弟俩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笋呢,猜猜它们在想什么呢?预设:生1:新鲜的竹笋,一定很好吃;生2:该怎样分这些竹笋呢?师:真是熊猫兄弟的知心朋友。6个竹笋该怎么分给两只熊猫呢?请大家用学具帮熊猫兄弟分一分吧!出示活动要求:①拿出6个小圆片代表6个竹笋 ,按自己的想法分一分;②有哪些分法?分完后和同桌交流。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师:谁来把自己的分法分享给大家?生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分的理由,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板书哥哥 弟弟3 3 同样多 5 1 1 54 22 4(3)揭示“平均分”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有的想让大熊猫多吃些,有的想让小熊猫多吃些,在这些分法中,有一种分法最特别,是哪一种?生:3个和3个。师:为什么呢?预设:生:哥哥和弟弟都分到了3个,分得公平、一样多、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师追问:剩下的这几种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生:不是,因为它们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师:谁能再说说什么是平均分?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帮熊猫分竹笋这一问题,学生找到了很多不同的分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 “平均分”与“不平均分”进行对比,从而引出平均分,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关于这一概念的外延。学生清晰地感悟到“平均分”的意义,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5)练习:判断哪个是平均分?师:听说平均分很公平,小猫和小猪也想平均分食物,来看看它们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请判断。生:小猫分鱼是平均分,小猪分西瓜不是平均分。师:为什么?你有办法把小猪分西瓜变成平均分呢?预设:生1:把第三个西瓜切开,一人一半。生2:再拿一个西瓜给第一只小猪。生3:把右边的一个西瓜拿走。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主意,小猪兄弟俩分到了同样多的西瓜一定会感谢你的![设计意图:通过判断是否是平均分的练习,进一步强化对“平均分”的认识]2.分桃子(感受第一种分法:平均分成几份)(1)引出问题师:小猴子们觉得平均分非常好,也想得到同样多的桃子。这里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子?”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分呢?(2)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分一分。①拿出12个小圆片代替12个桃子,3个大圆片代替3只猴子,然后平均分。②分好后和同桌讲一讲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桃?是怎样分到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关注不同的分法(3)展示汇报,理解平均分师:学生上台演示可能出现的分法。预设:生1:我是1个1个分,没分完继续分,4次分完,每人分4个生2:我是2个2个分,没分完继续分,2次分完,每人分4个生3:我是先3个3个分,再一人1个分,每人分4个生4:我是4个4个分,1次分完,每人分4个师:同学们想到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我们看视频再来梳理一下刚才的分法吧!思考:在这些分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虽然分法不一样,但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到几个桃子?分得的结果是怎样的?这些分法是平均分吗?师:按照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生: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设计意图:通过分桃子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探究了平均分的多样化方法。把平均分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因此,教师提供规范化的数学表达模式,非常有必要。学生运用数学化语言进行表达,需要经历一个模仿、尝试的过程。]3.分萝卜(感受第二种分法:每几个分一份)(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熊猫吃到了鲜嫩的竹笋,小猴也吃到了香甜的桃子,一边的小兔着急了,我们来帮帮小兔吧!有“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可以分给几只小兔?”(2)动手操作,体验另一种平均分师:这次应该怎么分呢?想好之后,数出16个圆片,在桌面上分分看。学生动手分,师巡视了解学生分法,个别指导(3)展示汇报。师: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分的?生:先拿出4个萝卜分给一只小兔,再拿出4个萝卜分给第2只小兔……最后剩下4个分给第4只小兔,这样可以分给4只小兔。师: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生:是平均分,因为每4个萝卜分给一只小兔,最后分得的结果是同样多的。师:真会思考。所以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谁能在完整的说一遍?生:有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4只小兔。[设计意图:在分萝卜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摆棋子的方法感受到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也是平均分,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12里面有3个4的含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平均分的另外一种含义,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又将语言表达与板书设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初步掌握了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三、巩固提升,学以致用师:在同学们得帮助下,小动物都分到了食物,它们可高兴了,也拿出了好吃的来招待我们。(课件出示)1、分一分,填一填。 9根 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根。 10个 平均放在2个 里,每个 里放( )个。2、圈一圈,填一填。 8块 ,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 )盒。3、帮助熊妈妈分糖果。师:继续前进哦,熊妈妈遇到什么难题了?24块 ,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 )袋。4、把18个 平均分,把你的分法画出来。(1) (2)(3)(4) 5、联系生活,感知“平均分”日常生活中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平均分,在生活中你用过这种方法吗?[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能结合实际,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实践题的设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四、全课小结,渗透延伸师:同学们,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他们在大家的帮助下吃的很开心,说说你的收获吧!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哥哥 弟弟 3 3 同样多5 11 54 22 4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4个桃子有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4只小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4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整体规划,学段目标,单元评价设计,教学过程和典型成果,教学课例展示,总结收获,学后反思,汇总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学习新知,练习,总结概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