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展开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惟煮粟米二升 惟:只。B.经宿遂凝 遂:就。C.暖而啖之 暖:暖和。D.谥文正公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 )
1.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暖,形容词用作动词,加热) A.惟煮粟米二升 惟:只。B.经宿遂凝 遂:就。C.暖而啖之 暖:暖和。D.谥文正公 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 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①王戎,西晋人,“竹林七贤”之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A.尝与诸小儿戏( )( )B.诸儿竞走取之( )( )C.取之信然( )( )2.翻译“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一句。3.这个小故事要说明的是:
1.A曾 游戏B.争相跑过去C.的确代词,这样,指“此必苦李”。2.看见道边的李树上果实多得把树枝都压断了。3.王戎从小就善于思考,十分聪明。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主人怪问衡 ( )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主人怪问衡 (对……感到奇怪)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得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读。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1、(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5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字词 课件: 这是一份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5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字词 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考点概述,四大考点,文言文常见词法,难点突破,文言文解词技法,文言文指点迷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专题】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之阅读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升初专题】小升初语文综合复习之阅读复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章体裁,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记叙文的阅读方法,题型分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修辞句或描写句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下文言文阅读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综合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困难程度,学习环节,文言文,白话文,王戎不取道旁李①,杨氏之子①,庭庭院,没淹没,取之信然,悬梁刺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