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授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国鼎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幕 官渡之战
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里行》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分析官渡之战的背景。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土崩瓦解,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状况,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这些军阀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是统领四州(冀、青、并、幽州)的袁绍和占据许昌的曹操。
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1)“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
(2)重视人才,“唯才是举”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请阅读《龟虽寿》,说说曹操的志在哪里?
第二幕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
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以多败于少,而之前的官渡之战中又能以少胜多呢?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启迪呢?
孙刘联军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2.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启示:骄兵必败,脚踏实地,戒骄戒躁
第三幕 三国鼎立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 208年)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选择题1.曹操在《蒿里行》诗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时期2.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军阀中著名的有 ( ) ①袁绍 ②刘备 ③曹操 ④刘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3.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4.奠定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5.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军队的赤壁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 )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6.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7.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 ) 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8.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 ) 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孙权9.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 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10.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11.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 A.曹操在洛阳建立了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孙权在徐州建立了吴国12.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材料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材料三: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 (1)材料一、三中的“三国”指哪三国?他们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答: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和吴国。 建立者分别为曹丕 刘备 孙权(2)材料二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答:雄心壮志是统一中国;他的抱负没有实现。
(3)材料三中的词句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和特点。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答:如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也可写其他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战役是赤壁之战;时间是公元208年; 特点是以少胜多;形成局面是三国鼎立形成。
(4)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官渡之战,说一说,赤壁之战,议一议,论一论,想一想,三国的治理与开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展开,官渡之战,政治上,经济上,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官渡之战概况,赤壁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