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6课,合作探究二,骄兵必败,合作探究三,轻松闯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阅读材料:提问东汉末年的局势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提问:曹操如何发展自己,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过度到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经过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袁绍(10万)和曹操(3 万-4万)
曹操胜利 袁绍失败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一: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政治: (1 )挟天子以令诸侯 (2 )重视人才 (许攸)
经济:招募流亡的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军事:战术得当(火烧乌巢)
骄傲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见
官渡之战后的第6年,即建安207年,53岁的曹操曾作诗《龟虽寿》,其中有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认为曹操在统一了黄河流域后,他又有怎样的千里之志、不已壮心呢?
1、孙权、刘备势力的扩张
曹操要想统一全国,势必会和刘备,孙权竞争,过度到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20万)和孙刘联军(5万)
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利
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3 、孙刘联军及正确战术;
为什么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取胜,而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
曹操失败 孙刘联军胜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请结合课本上的描述,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简要示意图,要求能体现方位,并标明政权名称。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出现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的象。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一种局面:②两大战役:③三分天下:④四个人物:⑤五个时间: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3.三国时期,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4、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
6、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7、“今民困国虚,决战之资,唯仰锦耳”反映的是三国时期哪国的情况( ) A.蜀国 B.魏国 C.吴国 D.东晋
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官渡之战,说一说,赤壁之战,议一议,论一论,想一想,三国的治理与开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说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程目录,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