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第1页
    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第2页
    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填空题,阅读理解,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眸子(móu má) 柜顶(ɡuì kuī) 享受(hēnɡ xiǎnɡ)
    猜想(chāi cāi) 拨开(bō pō) 眼睑(jiǎn liǎn)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án qì shēnɡ yìnɡ zhū lù xún chánɡ wànɡ què
    luó kuānɡ pó p ɡā bǐnɡ jìn tòu chán rà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白鹭》一文中将白鹭与白鹤、朱鹭和苍鹭对比,突出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 ( )
    2.《落花生》是许地山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 ( )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读加点词语时,要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重语气,读出沉醉和向往。 ( )
    4.本单元的课文写的都是事物,有的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有的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 )
    5.班级公约是老师给同学们制定、认可的规则。 ( )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 信赖 眼脸 精巧 流线形
    B. 生硬 嗜好 孤独 落花生
    C. 文豪 享受 细腻 珍珠鸟
    D. 呼唤 美好 胸脯 桂花雨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表示创造新事物、新天地、新事业等意思。(开辟)
    B.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强迫)
    C.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铿锵)
    D.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爱慕)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我们开辟荒地种花生。
    ②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年轻人施展才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B.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②同学们个个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C.①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新芽。
    ②上课时,老师总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大家,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D.①人要有一点奉献精神,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②同班同学应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4.下列课文中心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B.《落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C.《桂花雨》——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D.《珍珠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桂花雨》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
    母亲喜欢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气,不喜欢杭州桂花的香气。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超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C.母亲习惯了家乡桂花的香气,不适应杭州桂花的香气。
    D.母亲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得上。
    五、填空题。(27分)
    1.给句中加点词“体面”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体面:A.面子,身份,体统;B.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C.(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2)他在外企高层工作,别人都认为他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 )
    (3)身为教师,在学生面前说粗话,实在有失体面。 ( )
    2.选词填空。(4分)
    分辨 分辩
    (1)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2)小明说:“花生的果实挂在枝上。”小林( )道:“不对,花生的果实长在地里,又叫落花生。”
    居然 竟然
    (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 )落到我的肩上。
    (4)我辜负了老师的好意,( )顶撞了她,回想起来懊悔不已。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1分)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①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桂花树的样子与 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 。
    ②从“ ”和“ ”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
    ③用句中“姿态”的意思造句: .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描写了白鹭捕鱼时的场景。给这个场景取个名字: 。
    ②句中一个“ ”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
    ③作者把清水田想象成 ,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 时的迷人景象。
    4.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著名作家 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 的人,不要做 的人。(2分)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 。那是 ,而且具有 了。”作家郭沫若描绘的白鹭低飞画面会让我们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一词中的“ ,桃花流水鳜鱼肥”。(3分)
    (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这是唐代诗人 写的以蝉居高饮露象征 的诗。这让我们想到袁枚的《所见》中的诗句:“ ,忽然闭口立。”(4分)
    六、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画线句子中的“浸”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
    .
    2.下面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晒干后做糕饼、泡茶也香气弥漫。它香甜四季,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3.“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4.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2分)
    .
    .
    .
    课外阅读。(12分)
    麻雀
    冯骥才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必需)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锋利、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了被人圈养的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温暖)。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风雨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长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里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家畜)。
    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画“√”。(2分)
    2.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_句,改为陈述句为: .(3分)
    3.请概括出“大多数鸟儿的生活”和“麻雀的生活”有什么不同。(2分)
    .
    .
    4.作者围绕“麻雀的精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2、3、4自然段每段各写了一层意思)(3分)
    .
    .
    .
    5.用横线画出麻雀“不可驯服性”的句子。(2分)
    七、习作展示。(25分)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请围绕你的心爱之物,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可以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眸子(móu √má) 柜顶(ɡuì√ kuī) 享受(hēnɡ xiǎnɡ√)
    猜想(chāi cāi√) 拨开(bō√ pō) 眼睑(jiǎn√ liǎn)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án qì shēnɡ yìnɡ zhū lù xún chánɡ wànɡ què
    嫌弃 生硬 朱鹭 寻常 忘却
    luó kuānɡ pó p ɡā bǐnɡ jìn tòu chán rà
    箩筐 婆婆 糕饼 浸透 缠绕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白鹭》一文中将白鹭与白鹤、朱鹭和苍鹭对比,突出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 (√)
    2.《落花生》是许地山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 (√)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读加点词语时,要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重语气,读出沉醉和向往。 (√)
    4.本单元的课文写的都是事物,有的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有的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
    5.班级公约是老师给同学们制定、认可的规则。 (×)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 )。
    A. 信赖 眼脸 精巧 流线形
    B. 生硬 嗜好 孤独 落花生
    C. 文豪 享受 细腻 珍珠鸟
    D. 呼唤 美好 胸脯 桂花雨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
    A.表示创造新事物、新天地、新事业等意思。(开辟)
    B.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强迫)
    C.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铿锵)
    D.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爱慕)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①我们开辟荒地种花生。
    ②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年轻人施展才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B.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②同学们个个准备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C.①清明时节,气候温和湿润,草木抽出新芽。
    ②上课时,老师总是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大家,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D.①人要有一点奉献精神,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②同班同学应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4.下列课文中心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B.《落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C.《桂花雨》——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D.《珍珠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桂花雨》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D )。
    母亲喜欢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气,不喜欢杭州桂花的香气。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超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C.母亲习惯了家乡桂花的香气,不适应杭州桂花的香气。
    D.母亲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得上。
    五、填空题。(27分)
    1.给句中加点词“体面”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体面:A.面子,身份,体统;B.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C.(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1)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C )
    (2)他在外企高层工作,别人都认为他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 B )
    (3)身为教师,在学生面前说粗话,实在有失体面。 ( A )
    2.选词填空。(4分)
    分辨 分辩
    (1)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2)小明说:“花生的果实挂在枝上。”小林(分辩)道:“不对,花生的果实长在地里,又叫落花生。”
    居然 竟然
    (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4)我辜负了老师的好意,(竟然)顶撞了她,回想起来懊悔不已。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1分)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①这段话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将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姿态优雅。
    ②从“不开花”和“开花”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
    ③用句中“姿态”的意思造句:模特们正在台上展示他们诱人的姿态。.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①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白鹭捕鱼时的场景。给这个场景取个名字:水田钓鱼。
    ②句中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
    ③作者把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
    4.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著名作家许地山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分)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作家郭沫若描绘的白鹭低飞画面会让我们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一词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分)
    (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写的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的诗。这让我们想到袁枚的《所见》中的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4分)
    六、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画线句子中的“浸”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用得好。“浸”字的本义是泡、使渗透,这里想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笼罩了整个村子的情景。
    2.下面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晒干后做糕饼、泡茶也香气弥漫。它香甜四季,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3.“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
    4.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2分)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收获桂花,体验着赠送桂花的快乐。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命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寄予着母亲浓厚的思乡情感。桂花是没有区别的,但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别桂花,而是在用情感体味桂花。
    课外阅读。(12分)
    麻雀
    冯骥才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必需)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锋利、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了被人圈养的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温暖)。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风雨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长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里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家畜)。
    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画“√”。(2分)
    必备 锐利 温饱 家禽
    2.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反问_句,改为陈述句为:你看,所有的麻雀都是这样的。.(3分)
    3.请概括出“大多数鸟儿的生活”和“麻雀的生活”有什么不同。(2分)
    “大多数鸟儿的生活”指的是笼中生活,特点是有温饱无自由。“麻雀的生活”指的是自由生活,特点是自由自在。
    4.作者围绕“麻雀的精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2、3、4自然段每段各写了一层意思)(3分)
    心眼儿多;时时提防人;筑巢的地方又远又高又险。
    5.用横线画出麻雀“不可驯服性”的句子。(2分)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七、习作展示。(25分)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请围绕你的心爱之物,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习作。可以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自拟。
    略。

    相关试卷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词语,多音字注音并组词,选字填空,按要求写出四字词语,按要求写句子,给下列句子排排序,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卷含答案(部编版统编教材):

    这是一份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卷含答案(部编版统编教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选字填空,选择题,默写古诗,口语交际,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