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005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005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4005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展开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梳理 12 文言文阅读一、《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日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意盖有在矣。(节选自《过庭录》)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 (2)横无际涯:________________(3)滕子京负大才________________ (4)自庆阳帅谪巴陵_________________(5)故《记》中云________________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3.(甲)文第2段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4.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是什么?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二、《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甲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乙文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适:到、往D.窃会计之余功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B.览物之情 无丝竹之乱耳C.不以谪为患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7.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8.翻译下列句子。(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练习。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名之者谁 名:____________(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____________(3)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12.《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四、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①峰回路转 回:挺拔 ②太守自谓也 谓:对…说B.①云归而岩穴明瞑 瞑:管暗 ②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C.①泉香而酒洌 洌:清 ②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D.①而乐亦无穷也 亦: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五、《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注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大雪三日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9.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0.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六、《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岳阳楼记》)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3)至若春和景明 景: (4)而或长烟一空 一: 22.翻译下列句子。(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24.根据选文,填写下表。一、《岳阳楼记》阅读训练答案:1.【答案】(1)属同“嘱”,嘱托 (2)边际 (3)依仗 (4) 贬官 (5)所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属,通假字,同“嘱”,嘱托;际涯,边;负,依仗;谪,动词,被贬官、降职。 2.【答案】(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2)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1)此,这;大观,壮丽的景象;也,表判断语气。(2)忽,忽然;书,书信;抵,抵达,到;求,请求。3.【答案】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空间上:“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从空间上表现洞庭湖的宽广无际;时间上:“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象壮丽。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4.【答案】目的:规劝和勉励滕子京。思想境界:范仲淹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一问:乙文“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度”,“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由这些语句可知,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借写《岳阳楼记》的机会,规劝和勉励滕子京。第二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这种超越个人的忧乐,表现出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积极进取的思想境界。【参考译文】乙: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二、《岳阳楼记》阅读答案:5.【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句意: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适:使……安闲(闲适)。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乃:于是/乃:竟然;B.之: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以:把/以:把;D.而:表递进关系/而:表转折关系。故选:C。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ABC.正确。D.有误,“两文中快乐的内涵是一致的”表述错误。【甲】文作者是因“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的张梦得是因为欣赏长江的美景而快乐。故选:D。8.【答案】①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②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进,朝廷做官。亦,也。退,不在朝廷做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何时,什么时候。②重点词:即,就着,依着。以,用来。胜,胜景,美景。【参考译文】【乙】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三、《醉翁亭记》阅读答案:9.(1)取名,命名 (2)散,消散 (3)摆开 10.(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11.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12.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13.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四、《醉翁亭记》阅读答案:14.A【解析】回:曲折、回环。15.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16.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之乐,与民同乐的志超追求。五、《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答案:17.(1)下雪 (2)勉强;尽力18.(1)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 (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19.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20.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六、《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答案:21.【答案】(1)幽暗,昏暗 (2)花 (3)日光 (4)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解释能力。解释词语含义,其中注意“景”翻译为日光;“一”解释为“全”。22.【答案】(1)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 。其中第(1)句属于“者也”判断句。第(2)注意“锦鳞”是指代“鱼”。解释为“美丽的鱼”。23.【答案】(1)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2)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大意的概括能力。两段文字都对景物有细致的描写,其中的第一段《醉翁亭记》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四季的景象。第二段《岳阳楼记》主要描写了洞庭湖的美丽春景。2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选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及人的活动,书写了游览者的愉快的内心感受。揣摩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题,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做全面的分析理解,千万不要断章取义。也可以透过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根据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篇目写人的活动的语句相同的内心感受《醉翁亭记》(节选)《岳阳楼记》(节选)篇目写人的活动的语句相同的内心感受《醉翁亭记》(节选)朝而往,暮而归。快乐(或高兴)。《岳阳楼记》(节选)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06 文学常识-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06 文学常识-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10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10 文言文阅读-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三峡》,回答问题,《三峡》,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问题,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5 句子的连贯-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这是一份05 句子的连贯-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