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夏天里的成长2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01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_夏天里的成长2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01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_夏天里的成长2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011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观看视频,交流平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节选自作家梁荣若的《夏天》。文章描写各种各样事物在夏天里迅速生长,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成长。文章语言质朴清新,读来亲切自然;始终围绕着中心意思“夏天时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主旨鲜明、条例清晰、结构巧妙,旨在唤醒同学们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意识,感受其好处,并能养成运用到自己习作中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寻找规律,学习生字,重点理解“苔藓、稻秧、甘蔗、瀑布”等词语。
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
重点品读第2段,作者如何生动描写夏天里生物速生长的状态。
通过迁移运用,仿写夏天里的其他事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
2.重点品读第2段,作者如何生动描写夏天里生物速生长的状态。
【教学课时】2课时
【课时目标】
1.寻找规律,学习生字,重点理解“苔藓、稻秧、甘蔗、瀑布”等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体会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导入新课
(一)出示单元导读 明确学习要求
1.出示单元篇章页导读提示,理解“以立意为宗,不能以能文为本。”的含义。
【出示】
以立意为宗,不能以能文为本。(萧统)
预设:写文章应以确立意旨为宗旨,而不以擅长文采为根本。
明确本单元学习内容和要求。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并且要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我们明确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每一篇文章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传递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品味本单元不同作家优美的文字,走进具体的课文中学习他们是如何围绕着中心意思安排材料,表达心声。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开启习作单元起始课的学习,同学们,夏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夏天不仅是炎热的、快乐的、夏天还是成长的季节。作家梁荣若在作品《夏天》中写道“夏天教我们生长:教我们率真、亲近自然;教我们克服艰难跟考验。”
【出示】
夏天教我们生长:教我们率真、亲近自然;教我们克服艰难跟考验。
世间万物都会长,当我们和汉字“长”相遇时,会遇到怎样的图景呢?一起来走进《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作者眼中的夏天只是想写夏天吗?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意思呢?(板书:夏天里的成长)
二、整体感知 归类识字
自由朗读课文,归类识字
1.朗读课文,认识事物。自由读文,思考:文章写了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在文中圈画。
2.说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课文第1自然段,文章的中心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作者说的“万物”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事物?学生
(1)出示词语 ,正确认读“苔藓、稻秧、甘蔗”
【出示】 苔藓、稻秧、甘蔗
提示:利用形声字造字规律,引导学生自助识记。(上形下声、左形右声)
预设1:“苔 藓”就是苔藓一种分布范围广泛的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石壁树干和泥土表面,当温度超过25℃时生长良好。
预设2:“甘 蔗” 这个字读四声,这在甘蔗这个词语中读轻声。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甘蔗是一种农作物,喜温喜光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夏季高温多雨,阳光足,十分有利于甘蔗的生长。
预设3:“稻秧”俗称稻子,去壳后就是大米。都和植物有关所以是“禾”字旁。
发现规律,归类积累。朗读事物名称。
4.这些事物同学们都见过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除了这些事物外课文中还写了哪些事物?
提示:
其他生物:瓜藤、竹子、高粱、鲜花、果实、草、菜、树、
生物类的词语成串出现,可以引导学生朗读,归类识记。结合初读将其他段落提到的事物一并识记。如:棚架——瓜藤、竹子林、高粱地;苞蕾——鲜花、果实;黄泥土——草坪菜畦;邻家——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山——草、树;地——稻秧、甘蔗;河——水、瀑布;太阳、铁轨、柏油路
重点指导“瀑”的书写。
预设:这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右边“暴”字的中间部分,只有两个横,右下方并不是水瀑布,是从河床陡坡或悬崖上倾泻下来的水流。
师:瀑布的“瀑”在小篆字形中,左边的“水”字是它的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暴”字是它的声旁,本意是指水飞溅、暴雨在瀑布中表示水花四溅,所以引出了瀑布的意思,(出示字源)小篆笔画——隶书——楷书的字形演变过程,
(小结)同学们准确把握住了字的重点,关注到了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还有书写中特别容易忽视的笔顺问题,学习能力值得肯定,请你将这些易错的字多读多写几遍,记住他们吧!
朗读词组发现“长”,你能联系课文的内容给这些词语分分类吗?
【出示】
棚架——瓜藤、竹子林、高粱地
苞蕾——鲜花、果实 (有生命的 生长旺盛)
黄泥土——草坪菜畦
邻家——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山——草、树
地——稻秧、甘蔗 (无生命的 不易察觉变化)
河——水、瀑布
太阳、铁轨、柏油路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经验想一想夏天里还会有哪些事物也发生了变化。
交流:夏天里,什么(原来)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
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出示】
动、植物(生物类)
山河大地(非生物类)
……
人
三、紧扣中心 梳理文脉
(一)初学课文 整体感知
1.请你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夏天里哪几幅“长”的画面呢?
2.学生反馈交流,教师板书。(板书:有生命的 动植物类 无生命的 大地山河 人)(二)借助提纲,梳理“生长”
1.学习用关键词概括中心意思。在五年级我们学习列提纲,现在同学们咱们用这个方法来梳理课文。
【出示】
1
2
3
4
万物
长
生物长
非生物长
人长
生
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看得见的长。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人也是一样,要干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体会段落中心句,交流方法
(过渡)初读课文后我们发现文章的2~4自然段写了夏天里不同的长,有的同学立刻想到了在单元导语中提出的,“以立意为宗”强调写文章要以表达中心意思为宗旨,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散文的神,那要抓住文章的神,该怎样找到课文中的中心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们听听同学的介绍。
预设1:我是从题目找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告诉我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预设2:我是从文章第一段找到的,以前学过,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的中心。
预设3:从结尾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名中心;
预设4:从过渡句找,课文第3段提到“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什么”与前文“万物”相呼应,涵盖段落中提到的“山河、大地、太阳、铁轨”等事物,既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也是过渡句。它在段落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出示】
题目中
结 尾
总起句
过渡段
以立意为宗
(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师相机补充:我还想补充一种方法,找文章中意味深长的句子,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会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或者会在文中的议论处透露出文章的中心,这些关键句也可能是中心句。课文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明中心,不仅通过列举动植物、山河大地、人三个方面的生长事例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表达清楚,文章段落中还有中心句,构思巧妙,条理清晰。
(三)布置作业
工整规范地抄写本课词语:
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重点品读第2段,作者如何生动描写夏天里生物迅速生长的状态。
2、通过迁移运用,仿写夏天里的其他事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夏天里的成长,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梳理了文章的结构,课文围绕着中心意思,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从生物飞快生长,什么事物都在长,人要赶时候尽量长、用力的长三个不同方面进行描写,仅仅了解了文章的结构还不够,我们将深入探讨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意思。
二、聚焦第2段 学习表达
体会作者选材
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填写“生物成长表”,想想作者是怎样把中心句的意思表达清楚的。
梳理表格,发现事例与中心意思的关系。
(1)预设1:典型事物,紧扣中心,逐一表达。如:“瓜藤、竹子、高粱”的事例强调了“飞快的长”;“苞蕾、苔藓,草和菜、家畜家禽”强调它们生长前后的变化状态,突出了“跳跃的长”。
预设2:时间词语,顺序表达,动态呈现。先写“一天”“一夜”的生长,再到“几天”“个把月”的变化。一个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像不停跳动的计时器,把生物迅速生长表现得淋漓尽致。助于理解“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预设3:语言特色,既有重复,各有千秋。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每个句子都很有特点,通过“长出几寸”、“多出半节”、“变成、变成”“已有”呈现植物在短时间生长变化的状态。这些巨大的变化都是在一个个短暂的时候发生的更表现出生物长得飞快。
(2)【观看视频】
花从苞蕾到开花
(过渡)观看视频后感触更深了,我们看到了植物们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看得见的长,生长长势快变化大。变换一下句子呈现的形式你再来读一读,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配乐朗读,方法小结
【出示】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的见的长。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学生自由读,老师指名朗读,顺学而导,读出时间短、变化大、生长快的特点。
【交流平台】
中心意思确立后,可以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小结)浅显易懂的语言读来特别亲切自然。中心意思确立后,围绕中心意思,结合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这样把生物凸显的生长变化与转瞬即逝的时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写出了生物生长变化快的特点。
略读第3、4自然段,品味“成长”
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都在迅速长大,大地上的事物和人的成长又是怎样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呢?在文段中找着相关的表达。
学生自主学习
快速读略读课文3-4自然段,自主学习。
小组汇报
1.山、地、铁轨、柏油路、的生长,用“之所以是因为”说。
预设1:
山之所以长是因为草长、树木长。
地之所以长是因为稻秧长、甘蔗长。
河水之所以长是因为水长、瀑布长。
铁路之所以长是因为太阳威力增加,温度升高,铁轨涨起来了。
柏油路之所以长是因为阳威力增加,温度升高。
师:这一段中运用了很多的“长”字,作者敏锐的观察,写出了生长变化的细节,使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夏天里,到处充满着生机,这一个个“长”字紧扣文章的主题是中心意思,更加凸显,再写没有生命的事物时作者借助其它事物写变化,围绕中心句,通过不同方面具体描写。
2.谚语说明道理
(1) 了解谚语的意思
【出示】
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六月六,看谷秀。
处暑不出头割骨喂老牛。
① 正确、流利朗读。注意“处暑”中多音字的读音。
② 联系上下文,结合经验,猜测意思。
提示:
“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预设1:农家人在年复一年的播种、收获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而这些经验常以朴实易记的俗语记载下来,“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庄稼就成熟得比较慢。
预设2:“六月六,看谷秀”指的是农历六月初六,观看庄稼抽穗开花,这时候的稻谷生长旺盛,谷子秀出稻穗,预示着丰收。
预设3:“处暑不出头,割骨喂老牛”处暑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是表示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暑气到了处暑就渐渐消退了,这时候的谷子如果还不出头就没有收成的希望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了。
(2)说明的道理
【出示】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学生汇报理解,情感朗读;拓展珍惜时间谚语。
【出示】
花有重开日,人无在少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小结:从写物到喻人,鲜明生动的说明了人必须要抓住时机尽量长、用力成长的道理,再读话。(板书:尽量长、用力长)
【出示】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学法总结,迁移运用
总结如何围绕中心意思表达
本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成长迅速成长的季节”,作者抓住了三个方面——生物、非生物和人的生长。通过举夏天里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动植物飞快生长的特点;山河、大地通脱其他事物的生长变化说明其原因;人的成长通过谚语来说明道理。单元开篇写道“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文章的中心意思确立以后,可以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
初试身手,迁移运用
1、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打“√”。
跑了几十里去看戏。(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的戏班子。( )
干活的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2、【出示】
夏天给人们种种磨难跟考验,训练人的耐性、智慧跟机敏。苍蝇、蚊虫、臭虫、蟑螂都在夏天大活跃。暴风雨、霹雳、冰雹也是夏天多。 一不小心,就可以遭到非常的灾害。您要当农人,要防备几天的旱涝,会造成一年歉收。一场小病,会教草吃了禾苗。您要做商人,要当心仓库货品的霉烂;码头火车上的淋雨,可以使您的血本一下赔光。您要做工人,也须预备风雨里,叫您的建筑营造突然停止,大热大晒使您的工作效率华北地区估计。您要当医生,也须估计病人的“夏瘦”“怯夏”,减少了抵抗力。气候的突变,使正在恢复的病人,遭到波折。传染病的蜿蜒,肠胃病的增加,也使得您更累得烦。你要是学生,暑假可不是休假的时候,正像传说里鲤鱼跳龙门一样,是过关前进的时机。升级考、升学考、转学考、就业考,一两天的成败得失,常常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耐得住磨难、经得起考验,过了夏天,就变成了龙,夭矫地飞到天上;耐不住磨难、经不起考验的,只有碰得遍体鳞伤,血淋林地退下来。
——选自梁荣若《夏天》
默读,找出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要点:引导学生迁移课文学习时所用的方法,发现作者是从“农人、商人、工人、医生、学生”五个方面,围绕“夏天给人们种种磨难跟考验,训练人的耐性、智慧跟机敏。”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作者确立中心意思后,为了表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例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巧妙组层层递进同时发现人也要抓住最佳时机快速地长。
表达的方法,知道不同方面的事物有条理地组合,才能将中心意思表达清楚。
板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
人 用力长
非生物类 尽量长
生物类 山河、大地
动、植物生物
时间
怎样长
瓜藤
一天
长出几寸
变成鲜花、变成小果实
家畜、家禽
生物
时间
生长变化
瓜藤
一天
长出几寸
竹子、高粱
一夜
多出半节
苞蕾
昨天今天明天
变成鲜花、变成小果实
苔藓
几天不见
长满石头
草、菜、
几天不见
黄泥土变成草坪、菜畦
家畜、家禽
个把月不见
已经有妈妈的一半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围绕我"心"来选材,学围绕我"心"写具体,学围绕我"心"来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