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大小(20)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4014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探究新知,知识运用,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数学年级/册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比大小难点名称认识符号 “>””<” “ = “并理解其含义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数的概念的教学及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点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猴请客的情境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引导学生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旧知(一)认读l~5各数(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l、4。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探究新知(一)出示情境图“小猴吃水果”教师故事导入:一天,小猴毛毛和他的兄弟们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分分水果吗?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 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 “>”“<”和“=”1.教学“=”(猴和桃比)。(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1个对着1个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容易看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表示两种事物同样多,我们可以用“=”来表示。“=”叫做等号,读作:“等于”,在书写时两条线长短要一致。(板书:“=”),请学生跟读“3等于3”。2.教学“>”(猴和香蕉比)。(1)每只小猴分1根香蕉,够分吗?请先摆一摆,再说一说。(学生动手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再引导学生学习“3>2”(2)这个式子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学生记住大于号,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3.教学“<”(猴和梨比)每只小猴分1个梨,够分吗?请先摆一摆,再说一说,你能想办法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引导学生学习“3<4”)①认识小于号。“<”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②“3<4”这个式子怎么读?(3小于4)③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3等于3”“3大于2”“3小于4”与“3=3"“3>2”“3<4”,哪种写法更简便些?什么时候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的读、写法)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两边相同用等号,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5.发散思维。(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三、知识运用(一)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二)做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第2题(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四)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动物?各几只?比一比小结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 “>”“<”和“=”来表示。比较时还可以用象形统计图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动手操作,优化比较,应用拓展,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比大小教学设计,共2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