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0的认识及0的加减法
课题 | 0的认识 | 课时:第一课时 | 课型:新授 | |||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 2、学会计算0的加减法。 3、使学生掌握没有就可以用0来表示的经验。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5、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 |||||
教学重点 | 掌握数0的两种含义。 | |||||
教学难点 | 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及0的规范书写。 | |||||
教法学法 | 合作学习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 | |||
环节提示 | 教学内容 |
| 学生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
探究新知
| 一、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0.1.2.3.4.5),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字宝宝王国去探究数字宝宝“0”。 引出新课并板书:《0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①、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课件逐一出示小猴子吃桃子画面。 师:仔细的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当盘子里有2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吃掉1个,剩下几个?用数字几来表示?全部吃掉后有没有桃子,用什么表示?没有桃子时用几来表示呢?(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时,我们就用0来表示。) 师:谁知道0在这表示什么意思呢?(板书:表示没有) 游戏:看数拍手(老师出示数字卡,学生根据数字卡进行拍手4、2、0)。
师:大家认识了数字“0”,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0”。
②、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师:0除了表示没有,还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直尺图,问:这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0在直尺的哪一端?在数字几的前面? 师:对,也就是说在直尺上是从0开始的。那你们知道0在这儿又表示什么呢?(板书:起点) 师: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从0到1是一段,从0到2有几段呢?……直尺上数越大离0越远,数越小离0越近。
小结:今天认识的“0”可以表示几种意思?
③、学习按正确的笔顺写0
师:我们认识了0,知道0既表示没有,又表示起点。谁能说说0像什么?那你们能按正确的笔顺写0吗?现在悄悄地用手指在桌面上书空一遍。 师:老师想和这位同学比比,你们一起来指导老师把0写好,好吗? 师总结:0要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写,起笔和收笔处要相连,要写得饱满、圆滑。 师:你们会正确的写0了吗?打开书,在书上30页描红写0。 ④、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大屏幕出示3只小鸟从窝里飞起的画面。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看懂了什么? 师:根据图画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板书:3-3=0) 师:为什么等于0呢?看图? 师:你能举出一个生活中等于0的减法算式吗? (2)课件出示荷叶青蛙图。说说池塘中有几片荷叶?每片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师:求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师:谁知道4为什么要加0呢? 4+0=4表示什么意思? 师:请你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板书例子中的算式:3+0=3 5+0=5) (3)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有关0的加减法居然掌握的这么好!有个小伙伴被一道有关0的减法算式给难住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她解决。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5-0= ( ) 自己先思考5-0等于几,为什么?然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想的,再汇报。(板书:5-0=5) 你们能再帮老师解决两个难题吗?师再出题考考学生。(板书2-0= 4-0= ) (4)小结,找规律。仔细观察黑板上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你发现什么?你能找出哪些规律? 2)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口答。) 3-0= 4-0= 0+2= 0+0= 5+0= 1-1= 4-4= 5-0= (2)书30页练习四的第一题。数数三个鱼缸里的金鱼,分别填出数字。 (3)书30页练习四的第二题。从小到大的排一排。)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老师想让你们的桌子上有0个物品。 作业设计 1、回家后当小老师,每人出10道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考考你的爸爸、妈妈。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地方能见到数字0。 |
学生思考并举手抢答。
指名学生说说。
学生观察大屏,说出自己看到的。
学生汇报:0表示没有。
学生随数字卡进行游戏互动。
学生举例
学生回答:直尺。 学生观察汇报:0在直尺的左端。在数字1的前面。 学生回答:0又表示起点。
学生从0开始,按顺序数一遍直尺上的数(0,1,2,3,4,5)。
指名上台在黑板的田字格里写0,学生观察笔顺,写完后请同学评一评写得怎么样。 学生动手写,评价写得怎么样?
指名说一说。 学生列式:3-3=0,说说3-3=0表示的意思。 学生举例:2-2=0 4-4=0
学生观察回答:4+0=4
学生说理由。
学生举例。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汇报。
学生总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一个数加零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零还得这个数。 课件出示金鱼图汇报结果。 出示数字卡片0,1,2,3,4,5,同桌合作摆一摆。 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小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 |
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自然衔接到新知。
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体会“0”表示没有。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利用尺子直观的感受0的另一种意义。
通过互相评价,提高学生对书写的兴趣。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尝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总结,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利用说收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 1 0 3-3=0 4+0=4 5-0=5 4-4=0 3+0=3 2-0=2 5-5=0 2+0=2 4-0=4
| 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时,有一个情境出现“2片荷叶,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没有青蛙。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这个情境出现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并提一个数学问题求一共有多少只青蛙?在今天我的提示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下,学生还是说减法的意思。好不容易讲明白了,可后来举例时学生又举出了减法算式的例子。后来经过反思,我才明白,其实,从课上第一个学生回答来看,她的表述是“本来有……,后来……”,紧接着就是“还剩下……”。其实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前面一题中:“原来有3只小鸟,后来3只都飞走了,还剩下几只小鸟?”在以前学习的内容来看,加法那课学习的都是加法内容,减法那课都是学习减法内容。而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些学生并不去仔细领会图意,而是想当然的想成和前面一题的图意一样,还不适应加减混合放在一个课时。再说这个4只青蛙和0只青蛙相加的特殊性,更加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现在回头想想,我在由减法情境转向加法情境的提示语言上再明确点,可能图意会更加直观,效果会比较好。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0的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0的含义,0的书写,0的加法,0的减法,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0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0的认识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新授,知识拓展练习,全课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