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4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操作感知,拓展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第34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P37的第5题、以及相应的优化训练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勇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师: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柱等积木若干(人均一块)2、画纸3、自制课件4、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大卡纸生:1、人均一块积木(学具合)2、(图画簿,水彩笔)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出示电脑绘画)同学们,老师趁着国庆节用电脑画了几幅画,大家想欣赏一下吗?…………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希望能给老师一点掌声(谢谢!) 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老师的画有什么特点?(表扬观察仔细)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这些新朋友。 二、操作感知1、这些新朋友其实就偷偷的藏在我们昨日认识的那群朋友里面。(指示积木)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跟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在哪可以找到今天的新朋友? 反馈(谁来说说你是在哪找到这些新朋友的?……)(2~3个)表扬……有的长方形长得高高的、有的扁扁的、有的竖着放,有的横的放,还有的斜着放,(用纸的长方形演示)大家要学会把它认出来。(自制课件演示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柱上分别移出各图形) 孩子们的观察力还挺不错的,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个招呼。 原来这些新朋友的家都安在了立体图形上面…… 2、活动反馈孩子们,你能够把这些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搬下来,留在纸上吗?……谁来说说有什么办法?(1、画边,2、托边折3、用印泥……)表扬…… 反馈:到底哪种立体图形可以拉出今天我们的新朋友呢?(引出“巩固练习”) 二、巩固练习(自制课件显示)1、哪种立体图形可以画出各种图形? 2、观察老师的画(风车房),看看这幅画各有什么图形组成。 三、拓展练习(自制课件练习)1、找一找,缺少的一片在哪里? 2、游戏: A,师说图形名称,生举学具 B.师举纸图形,生说图形名称 3、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这几种形状的? 4、观察老师的其中一幅画(鱼)其中各图形各有多少? 机动:5、你也能用这些新认识的朋友来组合成一幅画吗?可以参考老师的画(播放作品动画)这个作为留给大家课后的作业。“用图形画画” 6、学生作品展示 四、总结今天啊,我们又认识了好几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啊?……他们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正方形:正正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三角形:尖尖的 圆形:圆圆的)同学们真了不起,如果你觉得你这节课上得还可以的,都给自己一点掌声。 可能会拍手 都是用长方形等图形组成的 动手感知,同位交流 回答问题 同位讨论指名学生(或者教师)幻灯演示 齐读图形名称 先在图画簿画图形 观察,指名回答 观察,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绘画(图画本) 集体或个别回答作为总结 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作铺垫 集中学生注意力 回顾旧知识 新知识引入 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新知识运用 新知识的拓展运用 全课总结。反馈课堂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一)》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三 辨认方向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练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配套测试题7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连一连,判 断,把同类的事物连在一起,沿虚线画一画,并连一连,摆一摆,数一数,照样子在右边相应的地方画图形,数一数,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