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 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检测,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9加几备课人 学情分析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的的内容,“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经过课上课下的练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运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教学准备13根小棒。教学节数一节一、情景导入 老师:出示课件 老师: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老师:同学们能从课件中看到什么信息?同学:有数学知识老师:你能说的具体一些吗?老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同学: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同学:根据课件我能列出式子老师:同学回答的很好,你们会计算吗?结果是多少呢?板书:9加几(引出课题)二、探究新知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课题)巩 固 深 化一、自学检测1、计算题 9+6= 9+8= 9+5= 9+4= 9+3= 9+2= 9+1= 9+0=2、填>、<或= 9+3○15 9+6○15 9+4○17 9+2○9+5 9+8○9+5 6+8○9+9二、巩固练习1、填+或- 9○6=15 9○7=16 16○7=9 18○9=9 5○9=14 3○9=122、最大能填几? 9+()<15 9+()<17 ()+9<14 9+()<123、判断对错 9+3=12( ) 9+4=14( ) 14-9=5( ) 16-7=8( ) 15-9=8( ) 13-4=9( )三、课堂检测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 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 9加几 9+4 9+1+3=13 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口算。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有一个思考的时间,试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9加几教案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