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2021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026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2021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4026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展开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概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知道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加深学生对科学调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联系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增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问题、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如森林、农场、公园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展示课件):右图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自主探究 讨论引导:
1、生态系统及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让你们调查了一定的地域(如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学校的草坪、一个湖泊等)内的生物及影响它生存的因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好
生1:我们小组观察的是一片树林,有树、草、土壤、鸟、阳光、空气、水等。
生2:我观察的是一块农田,有作物、人、杂草、鸟、虫、土壤、阳光、水、肥料
生3:我观察的是学校的草坪,有草、杂草、鸟、虫、土壤、阳光、
生4:我观察的是一个池塘,有水、水草、光、温度、鱼虾、蛇…………
教师给予评价后及时总结:同学们交流的很好,你们观察的“一片树林、一块农田、学校的草坪、一个池塘等等”都是一个个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谁能定义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生回答: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教师板书)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
学生回答:一个湖泊、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水族箱都是,一群人,一群鱼不是。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师提示:从是否有生命方面考虑)
学生能够将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大类。
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学小辞典的内容,根据小辞典知识认识哪些生物属于生产者,哪些生物属于消费者,哪些生物属于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师再提出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
3、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师出示图片(图一),出示思考题:
(1)图中有什么?(2)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能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出食物链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然后出示思考与讨论:在这个食物链中,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哪里?
教师过渡:在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就构成了食物网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的光能。
教师出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并出示思考题:
(1) 食物网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2)
(2)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讨论题目:假如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生物的数量以及所占的比例已经基本稳定,人为地使其中的某一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如蛇和兔),试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其他有关的生物的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回答。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这个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三)自主小结 学生质疑:
最后引导学生回答: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你还想知道有关生态系统的哪些知识?
(四)教学板书: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六、教学反思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百度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之一。主要阐述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节内容中出现了非生物生物、和生物学名词,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都是很重要的。我用到呀诺达为例子,导入:进入呀诺达,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物部分有那些?非生物部分有那些?这样的导入,学生很容易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设计,共2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
2021学年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