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时作业
展开1.海尔蒙特通过柳苗栽培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A.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从何而来 B.水里有什么养料
C.氧气从何而来 D.无机盐是怎样吸收的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B.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
3.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4.小龙同学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将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室外3-4小时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温度
D.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4.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了提高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主要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升高温度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增加浇水次数
6.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示装置处理好后,光照2~3 h。取下叶片A和B,除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做原料。
(2)实验中,A组对B组起 作用。
(3)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4)用碘液分别检验后,不能变蓝的叶片是 ,说明它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认为,使柳树增重的物质是浇灌的雨水,所以海尔蒙特通过柳苗栽培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从何而来。
2.【答案】A
【解析】通过实验可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
3.【答案】C
【解析】“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唯一的变量是二氧化碳,除二氧化碳不同外,其它条件如光、土壤浸出液等都相同。因此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甲和丙。
4.【答案】C
【解析】本实验以光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在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4.【答案】C
【解析】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合成的有机物增多,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C符合题意;
6.【答案】(1)二氧化碳
(2)对照
(3)吸收二氧化碳
(4)A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