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综合拔高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4030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节综合拔高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4030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节综合拔高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4030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2节综合拔高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第3节伴性遗传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专题强化练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分析 试卷 9 次下载
- 专题强化练4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试卷 3 次下载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提升 试卷 试卷 6 次下载
2021学年第3节 伴性遗传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3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1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其分析
1.(2019课标全国Ⅰ改编,5,6分,★★☆)某种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2.(2018海南单科,16,2分,★☆☆)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
A.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
B.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
C.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D.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3.(2017课标全国Ⅰ,6,6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4.(2019课标全国Ⅰ,32,11分,★★★)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 。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 ,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 ,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
5.(2019浙江4月选考,31,7分,★★☆)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杂交
组合
P
F1(单位:只)
♀
♂
♀
♂
甲
野生型
野生型
402(野生型)
198(野生型)、201(朱红眼)
乙
野生型
朱红眼
302(野生型)、99(棕眼)
300(野生型)、101(棕眼)
丙
野生型
野生型
299(野生型)、101(棕眼)
150(野生型)、149(朱红眼)、50(棕眼)、49(白眼)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 。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6.(2018江苏单科,33,8分,★★☆)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
7.(2018课标全国Ⅱ,32,12分,★★☆)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 ,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 。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 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
考点2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及有关计算
8.(2019江苏单科,25,3分,★★☆)(多选)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Ⅰ-3
考点3 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9.(2016课标全国Ⅱ,6,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10. (2018课标全国Ⅰ,32,12 分,★★★)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有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1/2无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 。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 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 (填“显性”或“隐性”)。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1.(2019江西高安中学高二上期中,★★☆)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
2.(2020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色弱患者对颜色辨别能力较差,只在颜色比较饱和时才能看到颜色。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图谱,已知控制色弱、色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正常基因(B)对色弱基因(B-)、色盲基因(b)为显性,色弱基因(B-)对色盲基因(b)为显性。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据图可推出Ⅰ4的基因型为XBXB-,表现为色觉正常
B.若Ⅱ4与Ⅱ5再生一个孩子,则生出色盲男性的概率为1/2
C.图示中Ⅲ2为色弱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在人群中,女性的基因型有6种,男性的基因型有3种
3.(★★★)果蝇的X、Y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Ⅰ)和非同源区段(Ⅱ-1、Ⅱ-2)。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1片段
4.(2020重庆高三上期末,★★☆)果蝇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红眼/白眼、直刚毛/焦刚毛、正常翅/翅外展等,果蝇的部分隐性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翅外展与正常翅纯合子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
B.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紫眼基因
C.果蝇Y染色体上都能找到和X染色体上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
D.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与白眼或直刚毛与焦刚毛
5.(2020吉林长春六中高三上联考,★★☆)已知某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翅(B)与斑翅(b)为两对相对性状,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无眼正常翅、②有眼斑翅、③有眼正常翅,为验证上述结论,下列操作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将雌性①与雄性③进行交配,可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
B.将雌性②和雄性③进行交配,可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
C.将雌性②和雄性①进行交配,可验证B、b位于X染色体上
D.将雌性②和雄性③进行交配,可验证B、b位于X染色体上
二、非选择题
6.(2020江苏南通中学高三月考,★★★)如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遗传病。
(2)Ⅱ-4的基因型为 。Ⅱ-5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 。
(3)Ⅲ-10产生基因型为AXB的卵细胞的概率为 ,假如Ⅲ-10和一个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
答案全解全析
五年选考练
1.C 由于含Xb的花粉不育,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雌株中可能有Xb配子,所以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故其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由于母本的Xb是可育的,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
2.C 由题意可知,该对夫妻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他们所生的儿子的基因型为XBY、XbY,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他们所生的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XBXb,全部表现正常,C正确。
3.B 已知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只考虑长翅和残翅,F1中出现残翅,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F1中残翅个体的比例为1/4,故在F1的雄性个体中白眼个体占1/2,则红眼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占1/2,因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的雌性,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正确。F1中出现长翅的概率是3/4,出现雄蝇的概率是1/2,则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个体雌性产生XR和Xr配子,比例为1∶1,雄性亲本产生Xr和Y配子,比例为1∶1,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在形成配子时不仅可形成bXr的极体,还可形成bXr的卵细胞,D正确。
4.答案 (1)3/16 紫眼基因 (2)0 1/2 (3)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解析 (1)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RUru,F2中翅外展正常眼果蝇(dpdpRU-)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图中翅外展基因与紫眼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焦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Y,野生型即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SNWXSNW,后代的雌雄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基因型为XSNWXaw、XSNWY,子代雄果蝇中出现焦刚毛的概率为0。若进行反交,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snwXsnw)×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雄果蝇(XSNWY),后代中雌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雄果蝇均为焦刚毛白眼,故子代出现白眼即XsnwY个体的概率为1/2。(3)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眼黑檀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灰体(EeXWXw、EeXWY),故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F2中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因为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验证伴性遗传时应该选择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F1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F2中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由此可知F2中雌雄果蝇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5.答案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 (2)BbXAXa BbXAY 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
(3)
解析 (1)杂交组合甲,两个野生型亲本杂交,得到全是野生型的雌性后代和既有野生型又有朱红眼的雄性后代,故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根据(1)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中雌性无朱红眼,雄性有朱红眼,所以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根据杂交组合乙的后代中出现野生型∶棕眼≈3∶1,等位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故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因此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3)由于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故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可产生的配子为bXa和bY,比例为1∶1;由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组F1中出现棕眼个体且没有朱红眼个体,故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可产生的配子为BXA和bXA,比例为1∶1,因此可获得后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Xa、BbXAY和bbXAY,且比例满足1∶1∶1∶1,遗传图解见答案。
6.答案 (1)ZW (2)1/4 1/8 (3)TTZBZb (4)TtZBZb×TtZbW 3/16 (5)TTZbZb×TTZBW、TTZbZb×ttZBW、ttZbZb×TTZBW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TtZBZb)所占比例为1/2×1/2=1/4,用该芦花羽雄鸡(TtZBZb)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TtZBW)所占比例为1/2×1/4=1/8。(3)一只芦花羽雄鸡(T_ZBZ-)与ttZbW杂交,由于后代没有出现白色羽,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芦花羽雄鸡的基因型为TTZBZb。(4)一只芦花羽雄鸡(T_ZBZ-)与一只全色羽雌鸡(T_ZbW)交配,后代出现白色羽和全色羽,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TtZBZb、TtZbW,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T_ZBW)所占比例为3/4×1/4=3/16。(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TTZbZb×TTZBW(雄鸡全为芦花羽,雌鸡全为全色羽),TTZbZb×ttZBW(雄鸡全为芦花羽,雌鸡全为全色羽),ttZbZb×TTZBW(雄鸡全为芦花羽,雌鸡全为全色羽)。
7.答案 (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3)ZaWmm ZaZaMm,ZaZamm
解析 (1)依题意可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ZaW,二者杂交所得F1个体的基因型为ZAZa、ZAW,F1的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AZA∶ZAZa∶ZAW∶ZaW=1∶1∶1∶1,可见,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为1/2。(2)雌性亲本将Z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雄性,将W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Z染色体则来自雄性亲本。可见,若使子代中的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_),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ZaW,表现型为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3)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且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ZaZa),则亲本中必然含有Za,所以该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ZaWmm,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个体改变表现型,则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ZaZaMm、ZaZamm。
8.AC 仅研究红绿色盲,Ⅱ-1的基因型为XbY,由此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仅研究MN血型,根据题干信息知Ⅰ-1为M型,Ⅰ-2为N型,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Ⅱ-1、Ⅱ-2和Ⅱ-3的基因型均为LMLN。综上分析,Ⅱ-3和Ⅱ-2的基因型为LMLNXBXB或LMLNXBXb,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2,A、C正确;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LMLN,表现型为MN型,B错误;Ⅰ-1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XBY,因此Ⅲ-1携带的Xb来自Ⅱ-3,Ⅱ-3携带的Xb来自Ⅰ-2,即Ⅲ-1携带的Xb只能来自Ⅰ-2,D错误。
9.D 由题意“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双亲的表现型不同且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再结合题意“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进一步推测G基因纯合时致死。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
10.答案 (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解析 (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无眼=1∶1,且与性别无关联,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可以是选择表中杂交子代中均为无眼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若无眼为显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有眼=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则该杂交子代全部为无眼。(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_ _和aabb_ _,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2×2=8(种)。F2中黑檀体(1/4aa)长翅(3/4B_)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1.D 甲图生物的基因型为AaDd,自交后产生Aadd的概率为1/2×1/4=1/8,A错误;若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错误;丙图中第二代有一对亲代都是患者,生了一个无病女儿,该病最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所以其形成的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D正确。
2.B 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XB-、XB-Xb、XbXb,男性的基因型有XBY、XB-Y、XbY。Ⅰ3为色盲,其基因型为XbY,而Ⅱ5为色弱,其基因型为XB-Xb.由于Ⅰ4正常,且Ⅰ3基因型为XbY和Ⅱ5基因型为XB-Xb,可推出Ⅰ4基因型为XBXB-,A正确;Ⅱ4为正常男性,其基因型为XBY,Ⅱ5的基因型为XB-Xb,若Ⅱ4与Ⅱ5再生一个孩子,则生出色盲男性XbY的概率为1/4,B错误;由于Ⅰ3的基因型为XbY,Ⅰ4的基因型为XBXB-,则Ⅱ9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Ⅱ10正常,其基因型为XBY,若Ⅲ2为色弱基因携带者,则基因型为XBXB-,其概率为1/4,C正确;女性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XB-、XB-Xb、XbXb共6种,男性的基因型有XBY、XB-Y、XbY共3种,D正确。
3.C Ⅰ是同源区段,若基因位于Ⅰ片段上,雌性杂合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性状在子代中出现性别差异,A正确。分析杂交组合一可知,刚毛为显性性状,B正确。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Ⅱ-1),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Ⅰ)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由杂合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C错误。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Ⅰ)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位于Ⅰ片段,D正确。
4.C 翅外展为隐性性状,翅外展与正常翅纯合子进行杂交,F1为杂合子,F2中翅外展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A正确。白眼基因和焦刚毛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及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紫眼基因,B正确。果蝇Y染色体与X染色体间存在非同源区段,不一定存在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C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往往和性别相关联,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与白眼或直刚毛与焦刚毛,D正确。
5.B 在已知显隐性的条件下,通过杂交判断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选择隐性性状的个体作母本,显性性状的个体作父本,若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体上,反之位于X染色体上。验证A、a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择雌性①和雄性③进行交配,A正确,B错误;验证B、b位于X染色体上,可选择雌性②与雄性①或③进行交配,C、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答案 (1)常染色体显性 (2)AaXBXB或AaXBXb 1/2 Ⅱ-8 (3)7/12 31/48 1/24
解析 (1)Ⅱ-3和Ⅱ-4患甲病,生出正常的女儿(Ⅲ-9),故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都不患乙病,生出患乙病的儿子(Ⅱ-7),又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Ⅱ-4患甲病,其女儿Ⅲ-9正常,又因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Ⅱ-4对应甲病的基因型为Aa,因为Ⅱ-7患乙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Ⅰ-1,所以Ⅰ-1对应乙病的基因型是XBXb,Ⅱ-4不患乙病,所以其对应乙病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所以Ⅱ-4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Ⅱ-5不患甲病,其对应甲病的基因型是aa,对应乙病的基因型是1/2XBXB或1/2XBXb,所以Ⅱ-5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2,Ⅲ-13患乙病,其致病基因来自Ⅱ-8。(3)由于Ⅱ-7患乙病,因此Ⅱ-7基因型为aaXbY,又由于Ⅱ-5不患甲病,因此Ⅰ-2的基因型为AaXBY,则Ⅱ-4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又由于Ⅲ-9正常,则Ⅱ-3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Ⅲ-10对应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Ⅲ-10对应乙病的基因型为3/4XBXB、1/4XBXb,产生基因型为AXB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3+2/3×1/2)×(3/4+1/4×1/2)=7/12;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aaXBY,Ⅲ-10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3+2/3×1/2=2/3,生育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4×1/4=1/16,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为(1-2/3)×1/16+(1-1/16)×2/3=31/48,生育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的孩子的概率为2/3×1/16=1/24。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练习题,共1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7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