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教案设计
展开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认真记录实验信息,得出结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器材】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刻度尺、方格纸、白屏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想:小孔成像
成像特点?成像原理 像和物的大小是否相同?成像原理是什么?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器材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实验1
验证: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在桌面上铺一张方格纸,纸上竖立一块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并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方,可以看到它的像,用另一只蜡烛放在平板玻璃的后面看是否与他重合。
学生说明实验结论。
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实验2
验证: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用刻度尺量出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再用刻度尺量出另一只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做两次.将实验结果填在下面表格内。
学生根据表格总结结论.
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3
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在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能看到它,白屏在平面镜后来回移动能否呈现,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观察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原来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感觉光好像从镜中射出的,其实这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虚像,不能再白屏上呈现。
三、课堂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所以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
四、巩固练习
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2.在距离平面镜8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平面镜 _ 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 cm。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教案,共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 平面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4 平面镜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