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1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2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3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4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5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6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7页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课时)课件PPT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你的猜想是,二氧化碳的性质,辩是非正观念,二氧化碳的利与弊,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列举二氧化碳的循环途径和大气中含量变化,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规 律和重要作用,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①通过交流和探究,能了解并表示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与变化并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关系。②通过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列举二氧化碳的用途,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理念。 3. ①通过分析、加工处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图片,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控制变量、比较与对比、预测、推理等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③通过交流认识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发展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
    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活动时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团队(同位间)交流,最后进行小组交 流。 2.小组活动时由组长(1号)组织交流,实验长(2号)组织实验,化学用语长(3号) 检 查化学用语的书写,记录长(4号)组织记录完善导学案的内容。
    探究活动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观察课本136、137页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1.观察图2二氧化碳的循环,并试着归纳出大气中产生和消耗 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2.图1中反映出的同一年度和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有什么变化特点?
    3.通过对图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循环途径数据的分析,你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会逐年升高?
    图一
    图二
    大气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二氧化碳的来源: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燃烧、 森林砍伐、海水释放、土壤释放。二氧化碳的消耗: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水吸收。
    结合认识氧气(物质)性质的思路你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了解(常态下): 色 态 味 密度 溶解性你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了解:
    海水中的水为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与水反应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 海水中的水为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
    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活动时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团队(同位间)交流,最后进行小组交流。 2.小组活动时由组长(1号)组织交流,化学用语长(2号)负责检查化学用语的书写。记录长(3号)组织记录完善导学案的内容。问题长(4号)收集交流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探究活动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 海水中的水为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
    提出问题:CO2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实验操作:用试管取软塑料瓶中二氧化碳的水溶液1-2ml,滴加3—4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哪种物质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CO2? H2O? CO2 和H2O产生的新物质?
    结论: CO2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H2CO3 ), 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书写方程式:
    海水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碳
    CO2+ H2O == H2CO3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消耗二氧化碳的?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主要成分Ca(OH)2 ) 反应,生成碳酸钙 (CaCO3不溶于水)和水。
    探究活动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CO2的物理性质 (常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CO2的化学性质:一.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二. 与水反应 1.生成碳酸:CO2+ H2O = H2CO3 2.在光照与叶绿体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三. 与石灰水(主要成分Ca(OH)2 )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和水:
    CO2+Ca(OH)2 = CaCO3↓+H2O
    探究活动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叶绿体
    6CO2+ 6H2O == C6H12O6(葡萄糖)+6O2
    1.通过列举二氧化碳的循环途径和大气中含量变化,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规律和重要作用,理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 ①通过交流和探究,能了解并表示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与变化并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关系。②通过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列举二氧化碳的用途,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理念。3. ①通过分析、加工处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图片,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控制变量、比较与对比、预测、推理等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③通过交流认识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辩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发展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气体)的一般思路:选反应 定装置 做实验 集(验)气体 详记录 勤反思思考二氧化碳的制取并简单复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仪器的连接,药品的取用等等。为下节课到实验室去做好准备。

    相关课件

    鲁教版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三节第3课时课件PPTpptx、第六单元第三节第3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课件PPTpptx、第六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三节第1课时课件PPTpptx、第六单元第三节第1课时教案含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