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学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案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谁轻谁重》教案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4037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课件PPT+教案
2021学年2.谁轻谁重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2.谁轻谁重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12《谁轻谁重》教学PPTpptx、12《谁轻谁重》教案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 《谁轻谁重》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第二课。首先通过问题聚焦,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调动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掂一掂、抱一抱、用秤称等。学生通过预测、掂量、称量,层层推进,感受到借助工具进行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回形针是为了统一称量单位,当多个物体进行轻重比较时,容易获得具体的数据,便于比较。教材通过同一材质、不同大小的橡皮,同样大小、不同材质的塑料块和木块的呈现,初步渗透同一材质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重,体积越小质量越轻;不同材质大小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孩子们自然地进行着物体重量的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如结合跷跷板这项活动,能够比较出两个孩子的轻重;去超市买水果时用电子秤测量。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头脑中既有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物的比较,也有借助测量工具的精确测量。他们获得的比较结果既有一种相对的结果,也有一种标准化测量的结果。因此,本节课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以及明确借助测量工具的优越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有序实验,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知道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简易天平,利用统一单位测量物体的质量。 科学态度目标 在不断尝试比较轻重的不同方法中,尊重预测和实测的结果,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序地掂量和称量能够更快速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难点:简易天平能够测量出两种质量非常接近的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玻璃珠、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的不锈钢碗和塑料碗。小组:乒乓球、玻璃珠、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问题聚焦(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乒乓球、玻璃球]1.出示:乒乓球和玻璃球,这两个球哪个重哪个轻呢?提问: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物体的轻重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第一节课的学习,介绍方法:预测(根据前概念);掂一掂、称一称……2.学生活动:自己尝试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乒乓球和玻璃珠的轻重。二、探索五个物体的轻重(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一)预测。1.出示五个物体:要如何比较五个物体谁轻谁重呢?2.先预测五个物体的轻重,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介绍记录表以及排序方法的记录。你认为最轻的就在它后面的预测结果这栏里标上①,第二轻的标上②……3.汇报:预测结果。发现预测存在不同。(二)掂量。1.师: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有不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掂量的方法再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轻重。2.学生小组活动:尝试用掂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3.交流反馈:(1)说说给五种物体掂量比较的结果。(2)说说比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请有序掂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方法。4.学生利用有序掂量的方法再次尝试比较。5.发现木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很接近,很难用掂量的方法进行比较。(三)称量。1.出示简易天平,并介绍。(1)通过掂量,我们发现木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很接近,很难用掂量的方法进行比较,还能用其他方法比较出它们谁轻谁重吗?(2)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一种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简易天平。简易天平可以灵敏地比较出两种质量很接近的物体谁轻谁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3)教师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2.介绍:用回形针作为标准单位称量其中一种物体的质量。思考:怎样的称量顺序能够帮助我们更有序、更快速地得到五个物体的质量呢?学生思考方法。3.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师:大家都想到了根据刚刚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称量这五个物体的质量。把你们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记录表里,并按从轻到重标序。三、研讨(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投影仪展示一位学生的记录表:看一看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全班学生发现三次的排序都有不同。2.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想法。四、拓展(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大小相同且形状相似的不锈钢碗和塑料碗]1.比较两个碗的轻重。2.提问:这两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它们一样重吗?3.学生交流想法。4.初步感知材质、大小对物体轻重的影响。 (1)两个相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越大的越重,越小的越轻。(2)两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物体,材料不同,它们的质量不同。【板书设计】2.谁轻谁重预测、掂一掂、称一称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两个相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越大的越重,越小的越轻两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物体,材料不同,它们的质量不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2.谁轻谁重优质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堂小结,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2.谁轻谁重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2谁轻谁重课件pptx、如何使用简易天平称量物体mp4、比较物体的轻重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2.谁轻谁重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12《谁轻谁重》课件-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下册pptx、02教科版一下一单元1-2-1比较物体的轻重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