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示范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战为何发生,探究1,探究2,秩序重构,探究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4课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问题1: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形势图
▲ 美西战争中的海战(油画作品)
②两大敌对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单位:千万英镑)
③巴尔干地区的复杂性使其成为欧洲火药桶
帝国主义国家在巴尔干的争夺与巴尔干民族解放斗争的交织
萨拉热窝事件:带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刺杀事件
▲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被捕
大战(Great war)
树叶落地的时候战争结束了吗?
1914.7-1918.11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
“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所杀若千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一一周一良、吴于座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结合时间轴,阅读教材P84-85,梳理一战的主要战役
第一阶段:1914.9
第二阶段 1916年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三条战线、三个阶段(美国参战、俄国革命)
第一阶段:1914.9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法、德在西线进行的马恩河战役,是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持续8天,双方参战人数150多万,以德军失败结束。这标志着德军速决战的破产,德国必须面对它最不愿面对的东西两线作战的现实,此后战争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 “速战速决”计划
第二阶段 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德国投降
▲ 新式武器坦克的参战
法国每3名军人里面,恐怕只有一人能够毫发无损地打完这场大战。英国整整失去了一代——50万名30岁以下的男子在大战中身亡一一其中尤以上层阶级损失最重。1914年从军的牛津、剑桥学生,25岁以下者半数不幸为国捐躯。德国损失人数虽然远超过法国,但由于它军事年龄总人口高出更多,死亡比例就比较小了——13%。比起来,美国的损失显然少得多(美军阵亡入数11.6万名,英国近80万,法国160万,德国180万),但同样可以证明西线战事的残酷,因为这是美军唯一参与的战区。——摘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人类有没有从战争中汲取教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大国之间矛盾激化,三国协约,三国同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中心英德,同盟国,协约国,争夺殖民地争世界霸权,西线英法vs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认知•自主学习,垄断组织,殖民扩张,同盟国,协约国,萨拉热窝,争夺世界霸权,大战进程,速决战,日德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