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课题,理解“奇”字,初读课文,找出“奇”石,写字4个,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黄山奇石 优秀教案教案一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教学难点:感受石头的“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课题,理解“奇”字。1、播放黄山风景区的图片,引出课题——黄山(这就是黄山,和黄河,长江,长城齐名的黄山风景区。)出示: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细心的孩子一定看出画面上为你们介绍的是哪一绝?)——奇石2、突出“奇”字,“奇”在这里可以说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奇异、神奇……出示: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孩子们,黄山的石头是这样的神奇有趣,课文也写得神奇有趣, 赶快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找出“奇”石。小声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好几处奇石,要想了解它,首先要做什么?认字、读通课文……1、学生自己读书认字。2、同桌互相读读划出的词语。3、出示生字新词,全班交流,认记生字,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自由活动)。出示:风景区 尤其 仙女 石盘 山峰 胳膊 巨大 当然 脖子 著名 奇形怪状4、开火车读课文,注意纠音。5、整体感知:黄山的奇石很多,课文重点写了( )、( )、( )、( )等四处奇石,而( )、( )、( )这些奇石则一笔带过。(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三、写字4个:尤、其、区、巨(写字本)作业:1、读课文,认生字卡片,做生字游戏。2、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卡片认读生字,扩词(双轨火车)2、上一节课初次游览了黄山,知道了——齐读第一段是呀,这么秀丽神奇的地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这一节课,我们这一大群游客,再把视线定位在“黄山奇石”上,好好游览一番。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儿呀,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做零距离的接触。二、图文对照,欣赏“奇”石把四幅彩图打出来,让学生辨认。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找到相应的段落,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1、石头在哪里?2、石头像什么?从哪里看出来?3、石头“奇”在哪里?重点学习第二段1、出示第二段——仙桃石(1)指名交流(2)集体交流:“仙桃石”奇在哪儿,有趣在哪儿呢?(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3)怎么样才能让没见过“仙桃石”的人感受到神奇、有趣呢?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读。(4)齐读,背一背。我们就这样继续交流下去。2、第三段——猴子观海(“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3、第四段——仙人指路(“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4、第五段——金鸡叫天都(“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三、朗读全文,感悟“奇”石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画面想象欣赏2、学生有感情齐读四、写字: 它 安 块 站(写字本)作业:1、积累:闻名中外 秀丽神气 奇形怪状2、有感情朗读课文3、随堂练习第1题,听写生字第三课时一、我是小导游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做介绍。(自由准备,指名介绍)2、能一口气介绍两块的就能当上小导游了。(点出两段连接语:……就更有趣了!这样过度自然,又能引起别人的兴趣。)二、我是小作家1、引读第6段生自任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中的任一块介绍,仿造课文的样子说一说。2、点击课件,全班交流3、给自己找到的奇石取名字:点击课件,师生共同欣赏奇石,共同为奇石取名字。学生为自己找到的黄山奇石的其它图片取名出示: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给尤其换词——特别播放一组图 黄山奇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书上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它,——奇形怪状!这些巨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更是情趣迥异,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曾二游黄山,叹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孩子们,黄山的石头是这样的神奇有趣,课文也写得神奇有趣,我们的课堂更是神奇有趣,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继续加油!三、我是识字大王1、读儿歌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石猴,伸脖子,胳膊举,看仔细。2、读段落你去过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吗?那里可好玩了!有奇松,有怪石,还有云海和温泉,被称为黄山四奇。尤其是那些有趣的怪石,小朋友们看到了一定会喜欢。它们盘坐在山峰上,长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有一块石头叫“猴子观海”,它用胳膊抱着双腿坐在山头,眼前是一望无尽的云海。还有块巨大的石头叫“仙人指路”,当你站在他面前,非得伸长了脖子看不可。3、猜一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4、随堂练习第2、3、4、5作业:1、我当导游介绍黄山奇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我给大家提供有关黄山的网站推荐网站4、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发挥想象仿写。资料:仙人晒鞋的传说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 宫中间隔着一道 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地砍的柴就少了。 担的水也少了。这样,事情不久都 被双方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 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教案二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引题激趣。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四)汇报学习情况。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区:共4画,笔顺是:区。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著:要和“着”区别字形。状:要和“壮”区分形、义。(五)理解词义。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重点理解: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秀丽:清秀美丽。神奇:非常奇妙。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六)指导书写。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七)作业。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三、教学过程(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二)逐段学习。1.第1自然段: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齐读这一段。2.指名读第2~5自然段。(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再读这一段。(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5)学习第5自然段。①指名读。②提出不懂的问题。③师生共同解决。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6)齐读第6自然段。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三)老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二)完成课后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背诵。三、教学过程(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闻名 著名 名字 风景区(二)指导背诵。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4.接龙背,齐背。(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板书设计: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 中外闻名仙人指路 秀丽神奇金鸡叫天都教案三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5.朗读课文、试着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1.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2.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4.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学过程:一、在解题中知“奇”1.板书“黄山”,问:“你知道黄山吗?”(师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黄山资料)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老师范读,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知道黄山的地理位置,理解“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等词语的意思。3.听了这么多介绍,你觉得黄山怎么样?(神奇,美丽,了不起,为它自豪。)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4.补课题“奇石”,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怎么样的石头?(奇形怪状的,少有的石头。)5.指名读题,读出“奇”:二、在初读中找“奇”1.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块奇石呢?请你开打课本自由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线划出奇石的名字,在重点描写的奇石旁打上“★”。2.学生自由读书,并动笔圈圈画画。(从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交流:⑴ 认读生字词。⑵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奇石?指名说: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⑶ 就这些奇石吗?那怎么表示?读读这些奇石的名字,你觉得它们的名字取得怎么样?三、在品读中悟“奇”学生认为哪块石头最奇特,就先欣赏哪块石头,依据学生的兴趣点确定教学的先后顺序。此处以“猴子观海”为例:1.出示:⑴ 猴子观海图片:请学生上台指出哪块石头是“猴子观海”。⑵ 想象: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看)2.书上是怎么写这块石头的?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块石头奇在哪?(找)3.交流:说说你从哪些词句里体会到“猴子观海”的奇特了?(说)⑴ 从动词“抱、蹲、望”体会到猴子形态的奇特。⑵ 从“一动不动”体会到猴子专注的神情。谁来演一演“猴子观海”?(演)⑶ 几千年来,这只神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是什么吸引了它?⑷ 通过板画或看图理解“陡峭”。猴子为什么要爬到这么陡峭的山峰上?4.指导学生把悟到的“奇”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读)5.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看、找、说、演、读”欣赏到了奇特的“猴子观海”,下面请你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其他几块奇石?等等我们一起来交流。四、在想象中赞“奇”1.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仿照课文的样子来赞美一下其中的一块奇石。(提示学生可以先说名字,后说样子,也可以先说样子,后说石头的名字。)3.启发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给“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岩石”取名字。资料: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那里,千峰竞秀,著名的有七十二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图画。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它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嵋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提示“奇”,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