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3)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2.下列属于声波传递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利用声呐探测海深3.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环保角度而言,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B.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就是噪声C.在居民区附近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D.0dB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下列成语中,用来描述声音的响度特性的是( )A.曲高和寡 B.引吭高歌 C.天籁之音 D.莺声燕语5.王熙凤是《红楼梦》里主要的女性人物之一,文中用“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来形容她泼辣的性格特点和美丽的外表。人未谋面,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出来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6.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在传声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应听到发令枪响声时开始计时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D.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比较钢尺两次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9.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丁的音调相同 B.甲、乙的音色不同C.甲、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调相同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②拨动钢尺,听它振动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再次拨动,进行实验;④比较两种情况,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以上操作步骤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次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我们可以通过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获取相关信息C.次声波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D.“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12.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听到铃声我们自信地走进考场,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13.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航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航填上空缺。(1)考场上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 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4.华为发布了SoundX智能音箱,配置了Devialet60w双低音炮、Hi﹣Res无损音质,这里的低音指的是乐音的 _____低,无损音质是指乐音的 _____无损。1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频率______(高于/等于/低于)20Hz的______(超声波/次声波)。16.倒车雷达利用 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发生地质灾害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产生。17.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该声音主要通过______传递到人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则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18.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这里的 “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进一步推理可得,___________不能传声。19.古诗《小儿垂钓》中有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知道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_传播;(2)小儿招招手会产生空气振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______。20.将一只小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闹钟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会逐渐变弱,甚至听不见。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会再次清楚地听到铃声。通过这一实验事实可说明______。
参考答案1.C2.C3.D4.B5.C6.A7.A8.B9.D10.B11.B12.B13.振动 声源 大于 14.音调 音色 15.5 低于 次声波 16.超声波 次声波 17.空气 音调 响度 18.响度 介质 真空 19.水中 招手会产生波动,但由于频率很低,所以不在鱼的听觉范围内 20.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