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第1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第2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文学常识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诗句_______不是陆游的。(                A.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D.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这位既有“千古诗才”又“一身傲骨”的诗人是李白。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 (                 A. 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B.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D.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6.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7.下列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及吴承恩的《西游记》。 C.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D.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乡愁》《孔乙己》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看,分别属于词、散文、诗、小说。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与朱元思书》中的“说”“铭”“序”“书”都是古代的文体。 B. 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令”,如令父、令母、令叔、令兄等。 C.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巨著,我们学过的《三峡》就出自其中。 D. 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时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下面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的一项是(       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A.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B. 强调神似和写意C. 具有高度综合性D. 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1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 赤壁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 11.文学常识与名著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桑梓是________的代名词,我们认识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________  , 我们了解了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________。(2)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________ 1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C. 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D.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遐迩远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3.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A.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B.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D.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14.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A. 《我爱这土地》B. 《太阳的话》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 《光的赞歌》 1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D. 《诗》 《书》 《礼》 《易》 《春秋》合称为“五经”。 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三十三篇。 B.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作品。 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作品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答案1.【答案】 D    【解析】【分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宋代岳飞《满江红》词中的上阕。一句名言,影响着百世千秋。岳飞的《满江红》也激励了百世千秋的能人壮士,谱写了一曲曲抛头颅,洒热血的喋血讴歌。2.【答案】 B    【解析】【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据此,B项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分析】A.有误,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  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故选D。 4.【答案】 D    【解析】【分析】D.“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故选D。  5.【答案】 B    【解析】【分析】ACD理解和分析正确。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而不属于序言。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古代常用的五种文体:说、记、铭、序、表。不包括“书”。 7.【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记忆和积累可知,ACD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红楼梦》 的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是正确的,但《三国演义》 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8.【答案】 B    【解析】【分析】B.表述有误,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应用“家”,如令父、令母、令叔、令兄等。只有称呼对方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是冠以“令”。  9.【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章句段分析能力。这种题型首先要求我们认真筛选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整合,由此分析出正确答案。  选段是针对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其特点是:很高的传统技艺性、高度综合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BCD概括出了艺术特色,准确无误。  但A项“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国戏曲的影响,而非题干要求的“艺术特征”。故选A。  10.【答案】 C    【解析】【分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11.【答案】 (1)家乡  ;陶渊明  ;《论语》   (2)我赞美鲁达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汉。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家作品及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论语》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该题考查的是对《水浒传》中人物行为的评价能力。 12.【答案】 D    【解析】【分析】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施耐庵所著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C.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13.【答案】 C    【解析】【分析】《艾青诗选》里面专门介绍艾青“归来”后诗风的变化,根据平时阅读和积累可知: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14.【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阅读和积累可知,艾青归来后诗歌的基本主题:关注民族和人民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在浪尖上》《古罗马竞技场》《光的赞歌》等都是。1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要考平时的积累,对语文知识要重视,字词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语法常识等方面,多积累联系,及时纠错巩固提高。 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 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16.【答案】 B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   17.【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有误,“纪传体史书”错误,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相关试卷

    八升九语文暑假专项衔接练习之文学常识:

    这是一份八升九语文暑假专项衔接练习之文学常识,文件包含文学常识原卷版doc、文学常识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常识综合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常识综合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文学常识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