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2021092724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 课件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2021092725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2021092715 试卷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散文欣赏202109272182 课件 0 次下载
语文选修蜀相课时练习
展开A.两朝开济老臣心(名词,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动词,朝见,朝拜)
B.朝辞白帝彩云间(名词,早晨)
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C.夕济兮西澨(名词,济水)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动词,成就)
D.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动词,救助,救济)
人才济济(众多的样子)
C [C项,“夕济兮西澨”中的“济”,动词,渡水。]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eq \b\lc\{(\a\vs4\al\c1(映阶碧草自春色,天生丽质难自弃)) ②eq \b\lc\{(\a\vs4\al\c1(三顾频烦天下计,君臣相顾尽沾衣))
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
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
B [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3.下列对联颂扬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诸葛亮 杜甫 范仲淹
B.岳飞 李白 范仲淹
C.岳飞 杜甫 孟子
D.诸葛亮 李白 孟子
A [①“两表”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②“圣哲”即“诗圣”杜甫。③“万家忧乐”简化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高度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咏叹诸葛亮不幸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去 蜀①
杜 甫
五载客蜀郡②,一年居梓州。
如何③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注】 ①这首诗作于永泰元年。这年4月,诗人的朋友严武病逝;5月,诗人离蜀。②蜀郡:成都。③如何:犹岂料。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回顾五年流寓之足迹,万千感怀尽在其中。
B.颔联写关塞险阻不能北返长安,只好远游潇湘,可见离蜀之不得已。
C.第五句诗人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已黄发满头,表明身衰体弱至极。
D.“随白鸥”,即与鸥鸟相随隐居湖山。此句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同。
D [“即与鸥鸟相随隐居湖山”错,“随白鸥”在本诗中应为随白鸥四处漂泊之意。]
6.明人王嗣奭评此诗“结语乃失意中自宽之词”,请结合此句对尾联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结语乃失意中自宽之词”的含意,即指诗歌的尾联是诗人在人生失意中自我宽慰的话。然后我们需要判断尾联的情感是失意还是自我宽解。尾联字面意思是:国家安危大计自有当政大臣支撑,自己就不必泪水长流了。显然从字面意思看此联为自宽之词。但结合此时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可知此联实为反语。由颔联“如何关塞阻”可知,此时社会动荡不安,尾联“安危大臣在”,实为对大臣们承担不起匡扶社稷的重任的不满,而“何必泪长流”,则饱含诗人得不到重用、理想难酬的失意之情。
[答案] 尾联看似自我解脱自我宽解,实则是位卑忧国理想难酬的失意之语。尾联字面上说的是国家安危大计自有当政大臣支撑,自己不必为此泪水长流;实则是在说,这些当政大臣承担不起国家安危大计的重任,而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久遭扼杀,国之将覆,不能不忧心流泪。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杜 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②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③。
【注】 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②亚:通“压”,俯偃低垂。③相传晋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题画诗,开篇两句写王宰不愿仓促作画,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作者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B.“壮哉”二句表明这是一幅“昆仑方壶图”,以极西的昆仑和极东的方壶对比,意味两座山峰布满画面,整个空间非常辽远广阔。
C.“巴陵”一句重在写水,连举三个地名,一气呵成,表现图中江水从洞庭湖开始,一直东流,源远流长,一泻千里,波澜壮阔。
D.赤岸水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通,云气蒸腾好像随龙飞动,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传神地描绘出画面中水势的壮美和云气的弥漫。
B [B项,没有对比的手法,“布满画面”理解有误。]
8.请就“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及手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并州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或:作者希望得到锋利的剪刀,将画中的吴淞江水剪下带走。)诗人以索靖自比,以王宰画和顾恺之画相提并论,高度赞扬昆仑方壶图的逼真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巩固,阅读能力培养,李二十①,表达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湘夫人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湘夫人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巩固,阅读能力培养,六句写灯下作书,表达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长恨歌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长恨歌一课一练,共3页。
